到2007年底,重慶市主城區及中心區90%以上的街道至少將設置一所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爭取讓市民出門步行15分鐘,就能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近日,重慶市衛生局副局長龔智透露,今年市財政已撥款5000萬元,專用於全市的社區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按照計劃,重慶市將改擴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0所,社區衛生服務站30所。
37個地區開展社區衛生服務
“朋友式服務,親人般關懷”。記者在全市第一個標準化社區衛生醫院———渝中區大溪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到,整潔乾淨的大廳,分區明確的診療室、接種室、健康教育室……不少市民在這裡能感受到貼心服務。“以前到大醫院看病排隊都要一兩個小時,如今在社區很快就有醫生診斷,頭疼腦熱的小病,花費也不過幾十元。”市民李小姐很滿意。1997年,渝中區率先在西南地區開展社區衛生服務。
“以前我們做過調查,居民不願意到社區看病,很大的原因是就醫環境差。”渝中區衛生局局長戴啟常介紹。為了更好地服務市民,重慶市投入500多萬元率先在大溪溝街道購買了1500平方米房屋,建成了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今年10月啟動試運行。目前大溪溝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開始為居民提供低差率藥品,藥品以進價直接賣給患者。按照該中心的藥價,常見病和多發病醫生一般開的處方都在30元以內。
以大溪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樣板,渝中區正對轄區內的另外5個中心進行標準化建設。
截至今年11月,重慶市已有37個區縣(自治縣)開展了社區衛生服務,共建成社區衛生服務機構515所,覆蓋90個街道,服務600萬人口。
全科醫師當好健康“守門員”
為提高社區服務效果,重慶市率先在西部地區啟動了“全科醫師規範化培訓”。首批40名全科醫師學員在接受為期三年的全脫産規範化培訓後,將在重慶市各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起“市民健康守門員”的重任。重慶市將在2010年前完成對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的全科醫師崗位培訓。
重慶市現有的社區醫生,基本上都是由以前綜合醫院的醫生“轉型”來的,其服務、技術等都存在一定差距。未來的全科醫師,不僅是能處理常見病、多發病和一般急症的“多面手”,還要擔負起疾病預防、保健、康復、社會健康教育等社區服務的重任。
據悉,重慶市即將出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考核辦法,從明年開始對各區縣(自治縣)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服務數量、質量進行考核,以此為依據分配公共衛生撥款。(記者 廖雪梅 實習生 陳亞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