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健康
 
上海2009年將試建細菌性食物中毒預警預報系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12月25日   來源:文匯報

    像預報天氣陰晴一樣,細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也可預警預報,而且精確至未來的3天。12月24日,上海市食藥監管局、上海市氣象局共同承擔的《細菌性食物中毒預警(預報)系統研究》課題通過驗收,上海市食藥監管局將在2009年試運行的基礎上,推動上海市細菌性食物中毒預警預報系統的建立。

    這套預警預報系統將分成易發生、可能發生和不易發生三級。第一級計劃為紅色預警,食物中毒發生概率在25%以上。此時,食監部門將提醒市民小心涼拌菜的操作,盡可能不生食水産品,隔頓飯菜食用前要徹底加熱回燒;食品企業則要嚴格控制食品加工、儲存中的溫度和時間等關鍵點,儘量不供應生拌菜、改刀熟食等高風險食品;而食監人員也會加強突擊檢查的力度。

    第二級則是黃色預報,食物中毒概率在15%至25%之間,市民不能當餐用完的食物應當及時冷藏。

    未來的理想狀況是,在食物中毒高風險的時段,市民可以從各種媒體上及時看到預警預報,並重新安排自己的餐飲計劃。根據課題組的預測,上海市一年間發佈一級預警的天數可能為18天,發佈二級預報的天數將在44天左右。

    這項課題的研究基於對上海市過去15年來食物中毒事件和氣象數據的梳理、分析。課題小組發現,一年中有3種溫度和濕度的組合最容易發生細菌性食物中毒,分別為:氣溫在24℃—25.9℃,濕度在93%—96%之間;氣溫在26℃—29.9℃,濕度為61%—64%;氣溫在28℃—33.9℃,濕度處於65%—68%之間。

    課題組成員、上海市食藥監管所副所長張磊表示,第一種組合多發于梅雨季節,第二、三種則多處於七月、八月及十月間。“這與我們過去的監管經驗相吻合。”張磊説,“經驗轉化為科學數據後,更利於精確地預防食物中毒的發生。”在過去,本市食監系統所發的預警信息,多以“月”為單位,未來有望精確至“天”。

    為了驗證這套預報系統的準確性,2008年全年課題組已經在內部進行試運轉,結果發現實際情況與預報有1/4的機會吻合。24日的課題驗收專家組認為,本課題的方案可行,具有創新性,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研究上的空白,尤其會在2010年世博會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發揮重要作用。

    根據統計,上海市1992年至2006年間,10人及以上的集體性食物中毒事件共有608起,中毒19433人,其中細菌性食物中毒共為458起,中毒人數15225人,均佔總數的3/4以上。梅雨季和黃金週期間,均為食物中毒的高發時段。

    上海市食藥監管局計劃將在2009年對這套系統作試運轉,試運轉的範圍為盒飯、桶飯、大眾餐飲等高風險行業。屆時,食監人員將借助短信平臺或者電子郵件,向集體供餐的配送單位、學校食堂和連鎖餐飲等重點單位負責人發佈預警預報信息。(記者 施嘉奇)

 
 
 相關鏈結
· 健康提示:注意預防秋冬季食物中毒
· 專家:秋季也應警惕細菌性食物中毒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