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圖 林琳
隨著社會老齡化,身邊有空巢感的老人越來越多。他們大都心情抑鬱,惆悵孤寂,行為退縮。兒女不在身邊,生活失去了重心,變得沒有規律。對此,心理專家提醒——
老年人的生活狀況不僅關乎一個家庭,也是社會關注的大問題。一般而言,學者們認為“空巢家庭”是指子女不在身邊,只有兩位老人的家庭。也有的學者將空巢家庭分為三類:一是本身就無子女的老人,二是子女不在身邊的家庭,三是子女在身邊卻疏于聯絡的家庭。
最新的研究又加入了“新空巢家庭”,即目前獨生子女因為升學、出國等原因較早離家的家庭,儘管父母只有40歲左右,已經進入空巢期。
空巢老人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精神與心理需求不能得到滿足。他們中許多人深居簡出,很少與社會交往,也缺乏生活興趣,沒有信心重新設計晚年生活。老人對兒女情感依賴性強,兒女不在身邊,容易産生強烈心理失落等消極情感。空巢老人不同程度地存在失落感、孤獨感、寂寞感,伴隨著身體與心理上的衰老感,特別容易引發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
對此,專家指出,要擺脫“空巢心理”,關鍵在於老年人的自我心理調適。首先,在心理上要對子女與自己的關係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無論是父母還是子女都應該是獨立的個體,二者不是附屬關係。子女的離家是他作為一個社會人已經成熟和獨立的標誌,子女離家並不等於斬斷了與父母的關係。第二,在生活上要找到樂趣,培養自己的興趣,充實精神生活。有的老年人總覺得子女不在身邊,生活沒有了重心,整日無事可做,抱怨生活無聊。其實,老年人可以做的事有很多,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既怡情養性,又充實生活。第三,老年人要多與社會接觸,可以多參加一些社區活動,或者與老年朋友們一起聊天、散步,進行戶外運動等。這樣多接觸社會大家庭有利於老年人開闊視野、轉變觀念,拋棄心理上對子女的依賴感。
同時專家提醒,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害怕孤獨寂寞的感覺就越強烈,建議子女要多陪伴老人,多溝通,發現老人心理上存在的問題要及時解決。(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