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許多愛美女性幾乎每天都要做面膜,以為這樣就可以給肌膚補充充足的營養,延緩肌膚衰老。其實這樣做是不正確的。皮膚專家指出,做面膜能改善皮膚粗糙和缺水的現象,促進皮膚新陳代謝。然而做面膜的頻率過高,反而會給皮膚造成額外損傷,導致毛孔粗大。
面膜不必天天做
小張屬於典型的油性皮膚,尤其是一到夏天,臉上總是泛油光。她聽説油性皮膚最重要的就是清潔,因此,每天晚上她都堅持往臉上涂上一層厚厚的面膜。可最近她發現自己的皮膚變得敏感,而且毛孔日益粗大。
石家莊市中醫院皮膚科主任李領娥指出,做面膜是保養面部、減緩皮膚衰老的一種方法,能改善皮膚粗糙和缺水的現象,促進皮膚新陳代謝。然而卻沒必要天天做,做面膜的頻率過高,反而會給皮膚造成額外損傷。
首先,面膜主要是給肌膚補營養,但若外來營養過多,會使肌膚産生依賴性。另外,面膜都很貴,裏面含有的精華成分比例很高,每天將大量精華成分敷在臉上,這也是一種浪費,因為皮膚的吸收能力有限,並不是你給多少,皮膚就吸收多少;其次,不少面膜都有去角質的作用,但過多地去角質會破壞皮膚的保護屏障,使皮膚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傷害;再次,面膜使用過頻,還可能破壞皮膚表面的皮脂層,導致敏感皮膚問題更加嚴重;此外,過度使用深層清潔面膜會使皮膚長期處於亢奮狀態,造成毛孔撐大後難以復原。
目前市場銷售的面膜産品很多,如祛痘、美白、祛皺、補水等,還有皮膚科門診祛痘面膜,黃褐斑面膜等等。不同的面膜主要成分不同,對皮膚的作用不同,在使用方法上也有區別。如補水面膜可以每週做2—3次,而中藥祛痘面膜則需要一週一次。在門診上也有一些患者需做面膜,做什麼樣的面膜,多長時間做一次,醫生往往是根據患者的面部皮損情況而定。
敷面膜別超過30分鐘
不少人因為面膜很貴,每次做面膜時都讓面膜在臉上多停留幾分鐘,以為這樣,面部吸收的精華才多,效果才更好。這種做法並不可取。
專家指出,敷面膜時間不宜過長,面膜幹在臉上反而會吸收皮膚表面的水分而讓皮膚更幹。敷面膜的時間過長還可能造成皮膚老化。面膜的功效原理就是讓皮膚在一個密閉不透氣的環境下,成分更快滲入並被皮膚吸收。而如果時間過長,則可能造成皮膚缺氧現象。因此,做面膜的時間15—30分鐘為宜。如果到了30分鐘,面膜還是濕濕的,可以取下來敷在脖子上,或擦擦手臂等,不可將面貼膜收起來下次再使用。
為了使面膜發揮更大功效,在敷面膜前一定要做好皮膚的清潔工作,隔段時間還可以去去老化角質,讓皮膚最大限度地吸收面膜中的成分;一定要在皮膚最濕潤的時候敷面膜,吸收的效果才最好;敷紙面膜要自內向外按壓,把裏面的空氣擠壓出去,讓面膜和皮膚緊密貼合,皮膚才能最大量地吸收面膜中的營養成分;如果敷紙面膜,之後一般不用清洗,可以輕輕拍打促進精華成分的吸收,之後用化粧棉輕輕擦拭,再使用晚霜。
選擇面膜需看肌膚類型
據了解,目前市面上常用面膜主要分為泥膏型面膜、撕剝型面膜以及面貼膜等,不同人群可以根據自己的膚質選擇不同的面膜保養品。
泥膏型面膜不僅能夠有效清潔皮膚,而且保濕效果也不錯,能非常有效地軟化阻塞在毛孔口的硬化皮脂。對中、幹、油性皮膚都適用。但對油性皮膚來説,選擇含有添加吸油成分的面膜,效果才最佳。泥膏型面膜雖然清潔效果很好,但因産品內含有較高的防腐劑以防止細菌在濕潤的泥膏中生長,並且成分中礦物質的含量較多,所以敏感型的肌膚應該謹慎使用。
撕剝型面膜也是通過升高表皮溫度,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主要成分是高分子膠、水和酒精,其他的成分很少。由於撕剝面膜的使用過程需要等到面膜乾燥才能完成,所以成分中不能添加保濕劑,這對乾性皮膚不太適合,另外由於撕剝的動作,敏感型肌膚也不太適用。
面貼膜是現代最新潮流。將調配好的高濃度保養精華液吸附在棉布(紙)上,使用時撕開包裝敷到臉上即可。該類面膜的主要優點是從成分上易於控制並可添加多種養分,從機制上能大大提高有效護膚成分對皮膚的滲透量及滲透深度,並能迅速有效地改變皮膚含水量,而使用上又十分方便,避免了用後清洗和防腐劑等問題。不過這類面膜沒有清潔效果,不適合需要深層潔膚的人。(記者 方素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