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腸道寄生蟲病的患病率可達95%,尤其以蛔蟲、蟯蟲為主。夏季成人和兒童往往進食大量生鮮蔬菜和瓜果,上面難免帶有蛔蟲卵,感染蛔蟲的機會較多。到了秋季,幼蟲長為成蟲,都集中在小腸內,因此秋季是驅蛔的最佳季節,此時服用驅蟲藥最合適。但是專家提醒,驅蟲藥不可隨意使用,要讓兒童定期化驗大便,弄清體內有 無寄生蟲,有哪種寄生蟲,之後再使用驅蟲藥物。
較為常見的驅蟲藥
腸蟲清:又叫丙硫咪唑,具有廣譜、高效、低毒的特點。它對人體線蟲、絳蟲和吸蟲均有較好的療效。兩歲以上兒童2片頓服。
噻嘧啶:稱驅蟲靈,對蛔蟲、蟯蟲、鉤蟲均有效,對鞭蟲無效。
左旋咪唑:為廣譜驅蟲藥,對蛔、鉤、蟯蟲均有效,對絲蟲也有效。
驅蛔靈:又名枸櫞酸哌嗪。小兒用的有六一寶塔糖,主要用於驅腸蛔蟲與膽道蛔蟲病絞痛緩解期。
服用驅蟲藥的注意事項
驅蟲藥一般應在空腹時服用,這樣能使藥力較易作用於蟲體,以收驅蟲之效,並按大便情況,適當給予瀉下藥,以促進蟲體排出。某些驅蟲藥具有一定的毒性,應用時必須注意劑量。
水和植物纖維能加強腸道蠕動,促進排便,及時把被藥物殺死或麻痹的蟲體連同糞便一起排出。因此要多喝水,多吃含植物纖維素的食物。含纖維素高的食物有穀類、堅果、新鮮蔬菜(芹菜、韭菜、菠菜等)。禁吃辛辣熱等刺激性食物,否則容易引起便秘而影響驅蟲效果。
此外還要少吃油脂類食物,多吃酸性食物。因為驅蟲類藥多為脂溶性藥物,且只在腸道內發揮局部治療作用。如果攝入過多油脂含量高的食物,可促使驅蟲藥在體內被吸收,既增加了對人體的毒性,又降低了療效。蛔蟲有“得酸則伏”的特性,因此幼兒服用驅蟲藥後,如果能吃一點具有酸味的食物(如烏梅、山楂、食醋等),有利於蛔蟲的排出。
兩歲以下小兒一般不需服藥
蟲卵大都附著于污染的手或蔬菜表面,而寄生蟲的感染途徑是口。兩歲左右的小兒接觸蟲卵的機會要少於大齡兒童,而且他們吃蔬菜的種類與數量少,進入體內的蟲卵也相應少。蟲卵在體內到長大成蟲需要一定的時間,也就是説,待從口入的蟲卵長到成蟲,孩子一般就超過兩歲了。
另外,驅蟲藥服用後,需經肝臟分解代謝或經腎臟排泄。兩歲以內的小寶寶肝、腎等器官發育尚不完善,會傷害肝、腎臟等,因此,兩歲以下小兒一般不需要服用驅蟲藥。(河北大學附屬醫院藥劑科 蔣肖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