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海市最後一批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3家社區衛生服務分中心和426家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的順利完成,12月29日,上海市衛生局在浦東新區中醫醫院召開現場會宣佈:連續13年被列為市政府實事項目——投入18.6億元人民幣、2678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標準化”改建工作已全面完成。
這標誌著一個設施完善、環境舒適、就醫便捷的社區衛生服務網已在上海市建成。而這一改善民生,關注百姓健康的舉措,為上海在全國率先打造“1560”就醫圈打下紮實基礎(即百姓步行15分鐘就能抵達一所醫療機構,坐車60分鐘內能找到一家三級醫院)。沈曉明副市長出席會議並講話。
從1997年開始,上海市政府將改善社區衛生服務,方便社區居民就醫列入市政府實事工程,提出按照每個街道(鄉鎮)設置一所政府開辦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1-2萬人口(或3-5個居委會)設置一所社區衛生服務站、每個中心村設置一所村衛生室的要求,讓中心城區居民步行走15分鐘路程就能方便就醫。13年來,各級政府累計投入專項資金18.6億元,建設總面積超過90萬平方米。
上海市在構建服務網絡的同時,還積極推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單純提供醫療服務向集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六位一體”的綜合服務功能轉化。同時,社區預防保健經費從1997年人均8元,提高到2009年超過人均40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在推進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網建設中,還實施一系列改革配套政策。2007年,上海市推出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診查費減免政策,切實減輕了市民就醫負擔。據統計,截至2008年底,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減免約8527.57萬人次,定向轉診約16.94萬人次。2008年10月1日起,上海市又在郊區村衛生室率先實施了基本藥品零差率政策,在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施了166種基本藥品零差率,引導居民常見病、多發病首診下沉社區。據統計,上海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平均配備零差率藥品155種,配備率93.4%,平均使用134種,使用率達86.5%。
體系健全的“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網絡,讓社區居民擁有了健康“守門人”,社區門診人次數佔全市門急診總次數的構成比逐年遞增,2006年佔33.18%,2008年已提高到37.21%,並且醫療費用支出明顯下降。據統計,2008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急診均次費用117.88元,比二級醫院平均水平(197.44元)低四成。(記者 陳青 通訊員 宋國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