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5月11日專電(記者 朱旭東)江蘇省中醫院普外科在臨床研究中發現,長期站立者特別是教師、戶外工作者,由於雙下肢長期站立或終年在外行走,導致靜脈回流不暢,久而久之容易破潰形成潰瘍。
江蘇省中醫院是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實施方案中醫外治療法的實施單位,普外科姚昶博士介紹,這類患者由於職業原因,長期站立,在外奔波、行走,導致下肢淺靜脈血液滯流,淺靜脈逐漸延長、迂曲、局部隆起形成下肢靜脈曲張。小腿下段內側靜脈網豐富,靜脈壓高,管壁薄,一旦破潰很容易感染形成潰瘍,最終致潰瘍經久不愈。
專家在研究中發現,40歲以上患者的下肢潰瘍的發病率較其他年齡組患者的發病率高出兩倍多,特別是長期站立者明顯發病率高於其他行業。
姚昶建議,長期站立或野外工作者,40歲以後要注意預防下肢靜脈曲張,應早期進行彈性壓迫,穿彈力襪,注意休息,儘量抬高雙下肢,平臥時,雙下肢可墊個枕頭,以改善下肢血液回流;如因種種因素已經形成下肢潰瘍,要儘早到醫院進行規範治療,同時飲食上要“忌口”:1、忌辛辣之物如辣椒、辣醬、辣油、川椒、咖喱、韭菜、蒜苗、芥末等辛辣之物,這些食物有促進血液循環,助長體內濕熱的作用,使炎症擴散。2、忌酒,因酒可使潰瘍面擴大,細菌感染擴散。3、忌助火之品如羊肉、鹿肉、大蒜等,使潰瘍不易癒合。4、忌海腥海鮮之發物,特別是潰瘍初起,不宜食用。5、忌油炸、燒烤、高脂肪食物,這樣可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