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11月5日專電(記者 周潤健)7日將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天文專家提醒説,立冬時節,北方冷空氣常頻頻南襲,可形成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氣,公眾要注意保暖防病。
我國天文教育專家趙之珩介紹説,每年陽曆的11月7日或8日,太陽達到黃經225度時,“立冬”節氣開始。自古以來,我國民間就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
天文專家表示,對“立冬”的理解,不能僅僅停留在冬天開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對“立”的理解與現代人一樣,是建立、開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麼簡單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解》中,“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説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因此,完整地説,立冬是表示冬季的開始,萬物收藏、規避寒冷的意思。
天文專家表示,由於我國南北緯度之差,真正意義上的冬季並非都以“立冬”為準,而是以連續幾天氣溫低於10攝氏度為標準。
立冬時節,南方地區綿雨已基本結束,平均氣溫一般在12攝氏度至15攝氏度,所以一般還不太冷。晴朗無風之時,常有溫暖舒適的“小陽春”天氣。但北方冷空氣常頻頻南襲,可形成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氣。此時,高原地區已進入乾季,風速漸增。
天文專家提醒,每年秋冬季節交替之際往往會氣候乾燥、天氣變化頻繁,公眾要格外注意保暖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