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據顯示,全球普通人群中10%至45%有過敏性疾病,且發病率正在不斷增加。我國約有2億人患有過敏性疾病,世衛組織已把過敏性疾病列為“21世紀重點研究和預防的疾病”。因此,對過敏性疾病的防治已成為刻不容緩的任務。
環境和生活方式是發病主因
過敏性疾病主要包括哮喘、鼻炎、過敏性濕疹、結膜炎、食物過敏、藥物過敏和過敏性休克等。其中最常見的是由花粉、塵螨、真菌和寵物等致敏因素引起的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哮喘。特別是季節變化和春夏季鮮花盛開時,發病率會大幅攀升。
現代醫學認為,過敏是由於免疫系統錯把一些原本無害的物質當作危險的外來入侵者,反應過度形成的。正常人體內都有一套生理性保護免疫反應系統,當外來物質(又稱抗原)如某些致病菌侵入人體時,人體通過免疫淋巴細胞可産生免疫球蛋白,將抗原中和或消化掉。
據一項研究顯示,過敏性疾病的迅速增多與長期、持續的環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有關。過敏性疾病在發達國家和地區,高於發展中國家,城市高於鄉村,污染地區高於非污染地區;在發展中國家,過敏疾病的增多與城市化生活方式相關,農村孩子較少患過敏性疾病;在城市,家庭條件好的子女較低薪階層的子女更容易患過敏性疾病。
夏季是過敏性疾病高發期
夏季是過敏性疾病的高發期,主要是過敏性皮膚病,包括濕疹、蕁麻疹、日光性皮炎等,這些過敏症是以皮膚的斑丘疹、紅腫熱痛和色素沉著為特點。
武漢同濟醫院過敏反應科主任劉光輝教授説,夏季天氣炎熱、多雨潮濕,十分有利於螨蟲的生長繁殖。未經清洗的剛開啟的空調,其過濾網上可能吸附了大量灰塵、黴菌、螨蟲等,空調開啟後會隨風吹進室內,引發過敏性疾病。此外,如果把空調溫度調得很低,室內室外溫差變大,冷熱刺激明顯,也容易誘發過敏反應。
劉光輝建議,夏季應儘量減少空調使用,使用時注意不要把溫度調得太低,注意每隔一段時間換氣通風。同時避免使用絨毛毛毯及絲質床單,儘量不要使用地毯。
夏天還要注意預防食物過敏。魚、蝦、蟹、蛋、牛肉、草莓、番茄、大蒜等食物易引起過敏症狀,食品添加劑如調味品、色素等也可導致過敏。過敏患者要注意飲食均衡,少食用油膩、甜食及刺激性食物,對臨床檢測出的過敏食物和曾經食用後過敏的食物要注意避免。
日光性皮炎是夏季多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專家建議選擇戶外活動時應循序漸進,頻率從低到高,每次時間由短到長,並注意不在強光下時間太久,同時採取一些避光措施,如戴太陽帽或塗抹防曬霜等。
防過敏要遠離過敏原
夏季悶熱多雨,室內過敏原增加導致的發病非常普遍。防治過敏性疾病主要應遠離過敏原。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張建中表示,及時了解環境和天氣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防範過敏、預防過敏原的傳播。
張建中説,夏季是皮膚尤其易發生過敏的季節。強烈的紫外線、汗液等,都可能成為防不勝防的過敏原,暴曬後出現皮膚紅腫、瘙癢等表現,就是因紫外線引發過敏的典型症狀。此外,濕熱多雨及高溫悶熱的桑拿天也容易引起過敏,特別是長時間待在空調房間裏,很多人會頻繁打噴嚏,這是因為受冷空氣刺激所致。而冷風也會使空調過濾網上的灰塵攪動起來,致使人吸入這些過敏原後而發病,引起過敏性鼻炎的發作。
張建中建議,防曬是第一要務。儘量避免在午後陽光熾烈時外出,外出時應選擇戴帽子、遮陽傘,選擇防曬品時先在耳後或手腕處局部試用。其次,通風防潮多吸塵。此外,調高溫度多活動,也是防止過敏的一種不錯的方法。(玨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