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3日專電(記者 齊中熙)世界衛生理事會中國專家代表鐘旭輝博士説,衛生行為的産生過程是以內外界環境的刺激為基礎,經大腦反應後産生的。公眾在生活中應至少堅持14天良好的衛生行為,以形成下意識的習慣反應。而家長也應該陪著孩子從小一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讓孩子受益終生。
鐘旭輝3日在由滴露品牌主辦的“改變衛生行為,長久保護健康”世界衛生理事會研究報告發佈會上説,人格特點和社會環境可以影響衛生行為,進而影響健康。觀察發現,責任感更強,以及對外界環境病菌特別敏感的人群衛生行為更好,傳染病發生幾率更小。
“中國人目前普遍還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很多人只在看到雙手不清潔時才去洗手,有時飯前可能因為覺得雙手沒有明顯污漬而不洗手。”她説。
在這項研究調查的12個國家中,中國只有四分之一的人每天用肥皂洗手5次以上,只有35%的人具有良好的居家衛生行為,均明顯低於其他國家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