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10月15日專電(記者 牟旭)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腫瘤外科近一個多月以來收治5例因被貓抓傷後造成感染的患兒,最嚴重的甚至引起了顱內症狀。該科孔祥如醫生提醒,由於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最容易被貓抓傷後受感染,因此兒童應特別注意防範“貓抓病”。
9月初,重慶綦江縣的小俊傑臂彎內長了兩個瓶蓋大小的硬塊,不痛不癢,但一個月都不消。10月9日,小俊傑的硬塊開始發紅並化膿,後來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被確診為“貓抓病”。經詢問,兩個月前,小俊傑在逗小貓玩時,被貓爪抓破了右手中指,擦了一些酒精後,傷口過了幾天便癒合了。而正是因為這個小傷口讓俊傑患上了“貓抓病”。
孔祥如介紹,“貓抓病”主要由貓所攜帶的一種細菌所致,細菌通過貓抓破、咬破甚至舔人的皮膚而感染人體,是一種感染性疾病。最開始被抓傷處會局部紅腫,結痂癒合,淋巴回流到上方引起淋巴結腫脹,一般在手上或腋窩內。發病時,可出現淋巴結腫大及發熱等症狀。貓抓病潛伏期較長,一般在兩三個月內可自行緩解,但免疫功能低下者也可能發生嚴重的全身病症,如心、腦等並發癥,極個別甚至會導致死亡。
醫生提醒,“貓抓病”的預防措施主要是少與貓接觸,尤其要教育兒童不要隨意與貓耍逗,特別是流浪貓。被寵物咬、抓傷後,可用清水沖洗,或局部塗抹碘酒及酒精,並及時注射狂犬疫苗。出現發熱、淋巴結腫大等症狀要及時到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