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9日的上海市府新聞發佈會上,上海市衛生計生委宣佈,上海市公立醫院將改革分配機制,建立基於醫務人員績效考核的收入分配辦法,將崗位工作量、服務質量、規範服務、費用控制、患者滿意度等績效考核結果作為收入分配的依據,使醫院和醫務人員從注重收入轉變為注重服務産出和績效,建立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分配製度。
據上海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瞿介明介紹,上海市公立醫院原有分配模式是:醫院主要根據業務收入確定可分配總額,內部分配也主要以科室業務收入為依據。這種按收入多少進行分配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創收,不利於體現公益性。同時,還改變按業務收入提成的內部分配方式。
由於醫療機構存在門診、急診、搶救、住院、手術、公共衛生等各種類型的服務,因此在工作量統計時將引入“標化工作量”,便於統計工作總量。例如,以1個門診量為計算單位,1個急診就相當於2個門診量,因為急診的難度和醫務人員所承擔的風險相對於門診來説要大得多,其難易系數和付出的勞動強度不一樣。
此外,今後醫務人員的收入與患者的滿意度挂鉤,這樣能從根本上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也真正體現出公立醫院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分配製度。
新聞發佈會還透露,上海市公立醫院還將建立評價機制。瞿介明解釋説,儘管過去也年年考核、層層考核,但傳統的考核評價方法也有明顯不足,考核數據主要通過統計報表和醫院上報,容易被人為因素干預,不能反映真實情況,考核的作用沒有得到體現。現在已經明確提出,建立以公益性為核心、以結果為導向,涵蓋公共服務、基本醫療、醫院管理、公眾滿意等四方面的綜合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