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北京市要求二三級綜合醫院都必須設置兒科,但一直沒有兒科建設、設施配備的統一標準。7月31日獲悉,2013年年內,北京市將率先在三級醫院試點兒科專業質量控制和改進統一標準,三級醫院必須有兒科病床,且至少為本院固定病床的2%。北京市衛生部門期望以此提高綜合醫院兒科的診療能力,緩解北京兒童醫院和首都兒科研究所的就診壓力。
現狀——寧願等不願去綜合醫院兒科
錢女士前天晚上帶著發燒40度的兒子去首兒所看急診,晚上10點到的醫院,拿的號是303號,當時剛叫到209號,直到淩晨2點15分,錢女士的兒子才看上病,做完檢查拿完藥已經快3點了。分診臺前,還有一位媽媽問護士:“我們都等了1個多小時了,還要等多久?”旁邊一位父親接過話茬兒:“我已經等了3個多小時了,前面還有十幾個號。”
即使要在深夜等上4個小時,很多父母還是不願去綜合醫院的兒科看病。有的家長更信任首兒所的大夫:“這裡的醫生每天看那麼多孩子,水平有保障。”有的家長是因為家附近的醫院兒科沒有急診,還有的家長抱怨,綜合醫院兒科竟然沒有輸液治療服務,藥也不全。
2012年北京市的兒科門診量達到1100萬人次,住院患兒達到13萬人次。北京兒童醫院和首兒所兩家兒童專科醫院人滿為患,但一些綜合醫院的兒科門診卻很“清閒”。
目前大多數綜合醫院兒科只設內科,且沒有兒科診療器械,未開設24小時急診,未開設兒科病房,診療病種也有限制。不少醫院將兒科與其他科室“捆綁”開設,兒科變成“科中科”,最為常見的是兒科挂靠中醫科。
探因——兒科成本高效益低復建難
醫院復建兒科難,主要原因還是兒科醫生少。此外,兒科的特點是用藥少、輔助檢查少、收費項目少,相比其他科室,兒科成本高效益低,醫院要特別補貼才能維持正常運營。
據了解,我國共有兒科醫生6.17萬人,而0歲至14歲的兒童卻有2.3億人。參照美國每1000名兒童應該配備1.4558個兒科醫生的比例,我國至少還缺20余萬兒科醫師。北京市現有兒童195萬人,常住兒童還在以每年22萬人的速度遞增。但全市只有兒科醫師1785人,兒科護士2105人,平均一個醫生要承擔1000多個患兒的醫療保健任務。
此外,不同醫療機構的兒科水平發展不均衡。
標準——三級醫院須設兒科小兒外科
只有讓全市的兒科達到基本一樣的水準,家長才會選擇綜合醫院兒科,真正為兩家兒童專科醫院緩解就診壓力。
2013年5月,市衛生局成立了北京市兒科專業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主任委員單位設在北京兒童醫院。7月31日,兒科質控中心主任、北京兒童醫院副院長申昆玲介紹,2013年北京市將初步建立兒科建設標準及質量規範,並率先在三級醫院中試點應用。未來三年還將擬定出臺兒科專業操作規範及診療指南。通過培訓,各醫院兒科將逐步提高至統一水平。
依據目前的標準討論稿,今後三級綜合醫院必須有兒科和小兒外科。同時,要有適用於兒童診療的檢驗、影像、病例和藥劑科室。科室要配有急救設備,如給氧裝置、呼吸機、電動吸引器、心電圖機、心臟除顫器、心電監護儀。
標準還對綜合醫院兒科病床數量提出了要求。兒科床位佔該醫院固定床位的2%。如果以多數三甲醫院千張左右床位量計算,兒科床位應該在20張左右。每床凈使用面積不少於6平方米。設有單間收治隔離病人。平均住院日不得超過12天。
標準對於兒科醫護人員數量和資質也做出規定。醫護人員與床位數之比要大於1.03:1。如果一個醫院兒科有20張床位,兒科醫護人員數量要超過20人。兒科主任要由副高以上職稱的醫師擔任,同時具有本專業5年以上工作經驗。
而對於三級兒童專科醫院的要求則更高:床位大於200張,平均住院日不得超過10天,床位使用率大於95%,治愈好轉率大於90%。
在人才培養方面,北京兒童醫院院長倪鑫説,進入暑期後,兒童醫院每天的門診量都達到上萬人次,醫生的工作壓力非常大。倪鑫表示,歡迎其他醫療機構的兒科專家到北京兒童醫院多點執業,利用休息時間出夜間門診,這樣既能緩解兒童醫院就診壓力,也能使綜合醫院兒科專家們見到更多的病例,積累更多的臨床經驗。
此外,北京市兒科質控中心2013年還將調查北京市兒科現狀並形成報告,為下一步決策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