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服務信息>> 科普
 
 
我國攻克棉花育種技術世界性難題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01日   來源:新華網
  我國棉花育種技術領域再傳捷報: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轉抗蟲基因三係雜交棉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歷經7年成功研製,在國際上首次攻克了棉花育種領域抗蟲與高産難以結合的世界性難題,標誌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大規模推廣應用轉抗蟲基因三係雜交棉高新技術的國家。推廣應用後的增産量與目前我國1000萬畝棉田的總産量相當,等於再造一個長江流域棉區。

    至此,我國已經在水稻、玉米、油菜、大豆和棉花等五大作物中實現了三係配套,這種三係法雜交育種技術已走在世界前列,顯示出我國在農作物雜種優勢研究領域方面的世界領先水平。 

    課題組首席專家、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郭三堆研究員介紹説,棉花具有明顯的雜種優勢,但由於始終未能解決細胞質不育引起減産的瓶頸問題,國內外三係雜交棉研究一直沒有取得大的進展。三係法是指不育係、恢復係、保持係的結合,在棉花領域實現三係配套,如同雜交稻領域一樣能實現高産與抗蟲的結合,制種方面同其它雜交棉制種技術相比,其成本一般可降低50%,制種純度可達100%,制種程序簡便,制種效率和制種産量高,有利於抗蟲雜交棉的大面積推廣應用。 

    正在此間參加抗蟲基因三係雜交棉現場觀摩會的國內權威育種專家認為,我國抗蟲三係雜交棉應用前景十分廣闊,能大幅度提高棉花單産,促進棉花産業及相關産業快速發展,解決目前我國糧棉爭地的現狀。轉基因抗蟲三係雜交棉不僅保持了抗蟲棉的特點,可挽回因蟲害造成 的損失和人工投入,保持品種原産量,而最大的優勢在於能提高品種的産量和品質,降低成本,增産幅度一般達25%以上。目前我國約有5000萬畝棉田適宜種植雜交棉,推廣應用後每年可新增皮棉80萬至100萬噸,增收100億至120億元。此外,還可減少農藥用量、保護生態環境,有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據中國農科院院長翟虎渠介紹,農業部日前主持召開了“轉抗蟲基因三係雜交棉分子育種技術體系”成果鑒定會。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這項重大成果將基因工程技術和雜種優勢利用相結合,攻克了三係雜交棉恢復係狹窄、抗蟲性缺乏、可育性不穩以及雜種優勢不明顯等一系列重大科學難題,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地創建了高産量、高純度、高效率、大規模、低成本、能夠直接應用的轉抗蟲基因三係雜交棉常規育種與分子育種相結合的新體系,具有明顯的創新性,這是棉花育種史上的重大突破,整體技術水平居國際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