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翟虎渠8日宣佈,“十一五”時期,中國農科院將圍繞國家農業戰略目標和未來我國農業發展的關鍵性技術領域,正式啟動自主創新六大行動,通過全國農業科技機構聯合攻關,大幅度提高農業科技的自主創新能力。
——動植物育種技術與新品種創新行動。創新農作物高産、優質、抗旱、抗逆育種技術和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水稻、小麥、玉米、棉花、大豆、油菜、蔬菜等高效育種技術平臺;培育一批超級稻、轉基因雜交棉、優質肉牛、細毛羊、矮腳雞、瘦肉豬等超高産、優質、專用的突破性動植物新品種,以及名、特、稀、經濟作物優質新品種,良種良法配套,大幅度提高動植物生産能力。
——農業生物安全防火墻創新行動。突破植物高變異致災有害生物、動物重大烈性傳染病、危險性外來生物、轉基因生物安全等診斷、檢測、監測與預警、快速撲滅與可持續控制等關鍵技術與産品,確保國家生物安全和經濟安全。
——農業資源高效利用和環境保護創新行動。創新節約資源、農業污染治理、耕地質量保育、肥料高效利用、節水農業、旱作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循環利用等關鍵技術與産品,加強重大關鍵技術系統集成,有效支撐國家資源安全、生態安全和環境安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數字農業與智慧化裝備創新行動。在農業資源精準監測、作物生産智慧作業、精確施肥/藥、智慧化動物精細養殖、農業環境預警與控制、數字化管理與信息服務等關鍵技術及産品上實現突破,大幅度提高農業生産經營管理效率和效益。
——農産品加工與質量安全創新行動。突破農産品加工與物流、清潔生産與全程控制、農産品溯源與安全檢測、風險評估與技術標準等關鍵技術,創新一批技術標準、標準物質、産品標準和新産品,支撐農産品質量安全、農業增效增收。
——農業領域拓展創新行動。在生物降解地膜、生物質能源轉化、新型生物製劑等新材料、新能源、新産品生産關鍵技術方面,創制一批新産品、新設備,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支撐新興産業發展,拓展現代農業新領域。
翟虎渠在8日舉行的中國農科院工作會議上介紹説,“十五”期間,我國農業科技資源實現初步共享。目前已建成有一定規模的農業科技數據庫、數據系統98個,佔全國一半以上;建立了國家農業科技信息網絡中心,包括45個網站,每年向國內外用戶提供10萬人次的信息共享服務。(記者 姚潤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