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服務信息>> 科普
 
長江汛期為何出現罕見低水位異常局面?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8月25日   來源:新華日報

    自今夏進入主汛期,長江下游水位一反常態,不漲反跌,而且是持續退落,8月23日,長江漢口水位(航行基準面,下同)5.46米,九江4.79米,南京2.51米。目前,長江下游水位退落幅度仍以每天0.2米以上速度下降,汛期出現“枯水”的異常局面為近幾十年所罕見。

    乾旱少雨是枯水禍首

    近日有網絡傳言,稱此次長江下游枯水與三峽工程有關。但據三峽通航管理局等部門專家介紹,兩者並無直接聯絡,因為目前三峽水庫並未攔截來水,上游來多少水就放多少,大壩上遊庫區水位基本維持139米。氣象部門分析,造成汛期枯水的主要因素還是颱風和副熱帶高壓導致的乾旱少雨。

    長江水文、航道部門人員分析,主汛期出現枯水位現象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其一,天氣乾旱少雨。“長江之水天上來”,長江是條雨洪型河流,降水減少,直接導致各支流來水減少。受我國西南地區乾旱少雨影響,今年7月、8月,長江上游來水比往年偏少一半左右,長江中下游降雨也較少,整個流域主汛期出現罕見枯水,同時,長江流域不僅沒有出現持續的強降雨天氣,反而出現少有的酷暑高溫,大量水分被太陽蒸發。同時,隨著夏季沿江城市用水量的增大,長江沿岸各取水口加倍“吞吸”,而水利部門的調水抗旱也消耗掉大量江水。其二,上遊客水減少。長江下游水位主要靠上遊下泄的“客水”補充抬升,然而,近一個月的川渝大旱,導致上遊無水可泄。如此“內外交困”,下游水位自然是雪上加霜,從而使得長江“渴不堪言”。

    有關部門的專家綜合分析後認為,氣候、降水、長江治理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下,造成了今年長江枯水的現狀。

    航道暢通面臨嚴峻考驗

    罕見的汛期枯水使長江下游黃金水道的安全暢通面臨嚴峻考驗,長江航道部門保航道暢通的壓力陡然加大。

    長江南京航道局副局長徐峰擔憂地説,目前出現的這種罕見汛期枯水,對長江航道的維護管理是一個極大挑戰。據介紹,今年5月起,該局為滿足航運單位的需求,把蕪湖以上長江航道的維護水深進行了提高,目前正處於試運行期,如果水位繼續下落,要保證現行維護水深將比較困難。為此,長江南京航道局發出緊急通知,啟動應急預案,要求各航道處進入“戰枯水”狀態,密切關注水情變化,加強橋區航道、淺險水道水深探測、測圖和現場維護管理,準確掌握淺險水道泥沙淤積情況,強化航道生産值班,航道一線堅持24小時守漕,技術人員隨航標艇工作,現場指揮,根據水位變化及時調整標誌,並向長江下游行輪發佈航行通電。

    另外,記者23日下午從長江航務管理局獲悉,三峽大壩將在9月下旬實施156米蓄水,屆時上遊下泄流量將減少,長江水位將面臨進一步下降趨勢,而蓄水後長江就會進入正常的冬季枯水期,期間如果不發生秋汛,本次枯水現象有可能一直持續到明年的汛期。(金其強 宋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