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科普
 
獻血為什麼必須選擇無償?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25日   來源:科技日報

    1998年10月至今,《獻血法》實施已有8年。儘管在《獻血法》實施前,有不少人對我國公民會主動參加無償獻血表示懷疑,並且擔心無償獻血是否能保證國家血庫的正常供血。但8年來的實踐還是給我們滿意的答案。

    血液與生命的關係無須贅述,當傷者因為大量失血而導致生命垂危時,當病者由於手術治療而急需血液補充時,一袋400毫升的紅色液體甚至能夠成為使人陰陽兩隔的分界線。這也是血庫和獻血者存在的意義。

    1998年10月1日至今,《獻血法》實施已有8年,回顧歷史,我們不僅要對成就給予充分肯定,更應對人性進行重新思索。

    拯救生命,我們選擇無償

    北京西單,紅十字血液中心的街頭采血車總會準時的停在路邊,也總會有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很多人上車又下車。儘管他們中有的人會因疼痛而皺眉,但每個人臉上都會挂著喜悅,甚至能讓人感覺到幸福。這些人便是獻血者,小王便是其中之一。

    當小王將4個紅色的獻血證擺到記者面前的時候,連忙解釋:“每次獻血都沒什麼準備,看到血庫的缺血公告或者一時興起,就到流動採血車獻血了,因此,每次都得一個新證。”而對於感受,小王沉思很久説:“沒什麼特別的,可能是一種幸福感吧。”

    值得注意的是,小王的4個獻血證沒有一個是因參加單位計劃獻血而來,而全部由街頭無償獻血獲得。而很多單位為完成獻血指標,會給員工以現金、補品和休假的補助,用小王的話説是一種“比較划算的、實質有償的無償獻血”。但工作5年來,小王有多次參加單位獻血的機會,最後都望而卻步。而問及放棄有償而選擇無償獻血的原因,小王卻表示很難説清楚。

    不止是小王,實際上在1998年《獻血法》實施前,很多專家也對我國公民會主動參加無償獻血表示懷疑,認為有償獻血時血庫都庫存不足,無償獻血能保證國家血庫的正常供血嗎?並由此産生了種種爭論。

    儘管爭論已時過境遷,但8年來的數據還是給出了明確且鼓舞人心的答案。1998年《獻血法》實施前,我國無償獻血總量只佔全國臨床用血的22%,而且其中單位計劃獻血還佔了大頭,僅有5.5%%來自個人自願獻血;剩下的78%的用血都靠有償供血,且血庫無血可供的現象時有發生。《獻血法》實施8年來,我國有償供血的比例已經下降到5%以下;而在北京,街頭自願無償獻血已經100%地滿足臨床用血,甚至由於血液庫存多,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去年還首次實行了停止數天街頭采血的舉措,其網站顯示:截至9月28日,北京市血液中心的血庫4種血型存量均顯示正常。

    血液安全真正意義是無償獻血

    與無償獻血相比,有償獻血除了難以保證血庫的正常供應,也讓獻血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艾滋病便是其中之一。

    根據衛生部今年1月15日公佈的艾滋病疫情最新評估數據,我國現有艾滋病病毒攜帶者65萬,其中因有償採供血和輸血而感染者約6.9萬,約佔總數的10.7%。而在現有已發病的7.5萬艾滋病病人中,卻有2.2萬為有償採供血和輸血感染,佔總數的31.9%。

    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長江學者景軍也是一個無償獻血者,並長期致力於艾滋病和血液安全方面的研究。他指出:血液安全在於真正意義的無償獻血,1998年《獻血法》實施以來,自願無償獻血量迅速提高,不但保證了血庫的正常供應,也在很大程度上切斷了艾滋病等疾病通過血液傳播的途徑,保護了獻血者和受血者多方的安全。

    景軍介紹,在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無償獻血是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除了精神上的滿足和愉悅外,並不享有任何特殊利益。他表示,在我國,儘管實現全面真正意義的無償獻血還需一定時間,但根據《獻血法》實施前後的數據比較表明,我國公民也是有悲憫之心的公民,是可以為他人甚至陌生人做出生命贈與的公民。

    實現全面無償獻血為期不遠

    景軍説,《獻血法》只取締非法有償採供血,但為血液買賣還留下一個緩衝空間,而且長期支持了單位組織獻血,利用強制和獎勵結合的方式保障血液供給。這使我國血液供給體系出現了自願無償獻血、買賣有償供血、單位計劃獻血指標三位一體的現象。

    儘管如此,北京、福建等地已經將全面實行無償獻血制度列為目標,從去年10月起,北京開始在全市範圍內取消計劃獻血,只實行團體無償獻血和街頭采血兩種方式,並建立起一套血液需求公告制度。

    今年年初,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A型血出現明顯緊缺,便通過媒體和手機短信向全市發出公告。據介紹,在短短4天裏,共有4343人分別在街頭13個採血點和市血液中心內無償獻血,不僅A型血液緊缺狀況迅速緩解,血庫其他各型血液總量也隨之攀升。而小王的獻血證表明,他在此期間獻出A型血400毫升。

    目前,我國正利用各種方式鼓勵公民自願獻血,景軍指出,我國還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第一,無償獻血者的公益精神必須得到政府的承認和鼓勵;第二,要減少人們對獻血的恐懼,同時增強獻血的便利性,如增加流動獻血車等。(記者 于春 通訊員 郭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