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科普
 
國外科學家提出恐龍滅絕新觀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1月1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柏林11月14日電(記者 金晶)恐龍滅絕的原因尚無定論,但很多人認為,這與6500萬年前一顆名為Chicxulub的小行星墜落在地球表面有關。然而德國和美國科學家日前表示,新的研究結果表明,恐龍滅絕另有“元兇”。

    大多數科學家認為,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7公里至10公里、名為Chicxulub的小行星墜落在地球表面,引起大爆炸導致恐龍滅絕。1991年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發現的一個遠古隕星撞擊坑進一步支持了這種觀點。

    然而,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古生物專家認為,恐龍滅絕並非如此簡單。從隕石坑岩層內發現的海洋微生物化石證明,Chicxulub墜地的時間要比恐龍滅絕早大約30萬年,恐龍滅絕可能是另一個“神秘”來客撞擊地球造成的。

    隕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的學説大多取證于被稱為“K-T界線”的岩層。“K-T界線”是介於白堊紀和第三紀之間的岩層,大約出現在6500萬年前。早在1979年,科學家就發現“K-T界線”中富含一種名為“銥”的元素,而他們認為這種元素只能來源於小行星。在緊挨著“銥”的下面有一層岩石小球體,這些球體應該是在巨大的撞擊過程中産生的。恐龍滅絕的“隕星撞擊説”由此而來。

    然而美德專家小組在墨西哥找到的“K-T界線”岩石中發現,在“銥”和岩石小球體之間存在厚厚的岩層。科學家認為這一岩層的沉積需要30萬年,並推斷,在Chicxulub撞擊地球30萬年後,有另外一顆隕星墜落在地球表面,而恐龍滅絕很可能是後一次撞擊造成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