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底、11月初,本該是南粵秋高氣爽的季節,可是今年天氣卻一反常態,11月上旬氣溫仍達30℃,倣如夏季,人們仍穿著短袖衫。近日來,廣東省接連普降強雷雨。11月出現範圍和強度如此大的雷雨,在歷史同期十分罕見。今年11月天氣為何如此反常?廣東省氣象臺專家説,今年冷空氣姍姍來遲導致氣溫偏高;而氣溫偏高、高空槽頻來導致的強對流天氣,又造成近來暴雨、冰雹頻襲。
節氣早已立冬天氣仍未入秋
今年立秋(8月7日)以來,廣東乃至整個華南地區氣溫反常偏高。
據廣東省氣候中心統計,立秋以來,全省各地平均氣溫為23℃~27℃。與1971~2000年30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全省絕大多數地區平均氣溫偏高0.5℃~1.8℃,其中全省86個測站中有51個站平均氣溫比常年偏高1℃以上,為近50年以來較熱的年份之一。在此期間,廣州市平均氣溫也達25.3℃~26.7℃,比1971至2000年30年同期平均氣溫一致偏高0.6℃~1.5℃。
統計顯示,11月上旬平均氣溫達到23℃左右,比歷史同期平均氣溫高出1℃多。11月中旬,廣州的旬平均氣溫或候(五天為候)平均氣溫都超過22℃。儘管立冬節氣已過,氣象意義上的秋天還未到來,氣象學家認為,只有平均氣溫降至22攝氏度時,才意味著開始進入秋季。廣州多數年份在10月29日進入秋季,但據預測,今年入秋可能在11月下旬,比常年大約推遲1個月。
冷空氣9月發威近兩月遁形
氣溫偏高是否受全球變暖影響?氣象專家表示,這只是普遍的猜測,目前沒有證據證實。該專家稱,目前可考原因是與大氣環流變化相關,大面積的冷空氣姍姍來遲,導致立秋以來廣東各地氣溫普遍偏高。
今年冷空氣9月份就開始侵襲南粵,廣州9月中旬日平均氣溫24.6℃,比多年同期平均值低了2.8℃,是1951年以來最涼爽的一個9月中旬。可是在10月、11月,冷空氣卻與南粵捉迷藏。冷空氣勢弱,頻率低,且主力偏東、偏北,帶來的降溫幅度很小。所以當東北地區溫度大降之時,廣東只是微感涼意。
另一個原因是,副熱帶高壓在南粵徘徊不前,特別是11月上中旬,龐大的副熱帶高壓,完全控制在華南和南海北部,副熱帶高壓中的下沉氣流造成雲量少、陽光強,還造成絕熱增溫;此外,往年的經驗是,冷空氣來,雨水灑,氣溫降低,“一場秋雨一場涼”的現象非常明顯。但今年冷空氣活動偏北,冷暖空氣相遇形成的鋒面雨很少降臨南粵,一個多月來全省大多數地方持續無雨,無法出現秋雨降溫的情況。同樣受大氣環流的影響,今年影響廣東的秋季颱風偏少,這也是氣溫高企和雨水稀少的原因之一。
高溫引發雷暴冰雹頻襲
專家表示,最近廣東大部接連出現的暴雨和局地發生的冰雹,在歷史同期十分少見,這是氣溫長時間偏高、易帶來降雨的高空槽頻頻東移、來自海面的暖濕氣流旺盛所致。氣溫偏高極易引發強對流天氣,短時強降水、雷雨大風、雷電交加,甚至冰雹,是強對流天氣的典型特徵。前日,廣東省共有14個縣市高挂黃色暴雨預警信號,韶關的南雄和肇慶的四會還挂出紅色暴雨預警信號。有7個市縣挂出藍色雷雨大風預警信號。
這兩周來,清遠、雷州、遂溪、佛山的局部地方出現了冰雹,強對流天氣為何易發冰雹?氣象專家告訴記者,強對流天氣發生時,空氣中的水汽不斷隨著氣流上升,高度愈高,溫度愈低,當溫度降到攝氏零度以下時,水滴就會凝結成固體狀的小冰粒降下來,但受氣流托升,小冰粒不能降到地面,而是隨著氣流一再升起降落,不斷吸收雲層裏的水汽,反復多次,冰粒就會愈來愈大,等到冰粒夠大夠重,又沒有足夠的上升氣流能夠再將它往上推時,就會掉落地面。專家表示,近期的冰雹也是在強對流非常厲害的地區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