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科普
 
專家呼籲以科學和理性的態度對待“多寶魚”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13日   來源:農民日報

    為什麼多寶魚體內會殘留違禁藥物?是什麼原因導致出現藥殘超標?對此,被稱為“中國多寶魚之父”的中國水産科學院黃海水産研究所雷霽霖院士從三個方面向記者分析了可能産生藥殘的幾個環節。

    飼養過程:雖然多寶魚養殖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只要按照正規的技術流程來操作不會有問題。但也不能保證有個別養殖戶使用傳統的違禁藥物。此外,在轉池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發生人工摩擦,因此中小養殖戶普遍用一些抗生素類藥物給魚和魚池消毒。如果按照技術規程操作,這些抗生素的代謝物是絕不會出現超標的。

    運輸過程:多寶魚銷往外地對運輸設備的要求是很高的。譬如多寶魚從山東運到廣州需要花費50多個小時,而多寶魚在運輸路上發病的幾率很高,因此就有人會在運輸途中給魚用藥。

    售賣過程:無論是批發市場還是餐館超市,儲養設施都無法和養殖場的魚池相比。但這些地方儲養的魚,一時半刻也不可能全部賣完,有時一個餐館進幾十條魚要賣一個星期。經營者的心態往往就是“只要魚沒死,賣出去了就大功告成”,不排除有些不法商販在儲養過程中給魚使用違禁魚藥。

    雷院士向記者介紹説,當初他引進多寶魚的原因之一就是看中它抗病能力強,“多寶魚絕不是天生抗病能力差。剛引進時我養了它7年,從來就沒有生過病。在投入生産的頭幾年,也沒聽説生病。”現在依然有很多規範化的養殖企業嚴格按標準操作,養殖的多寶魚是合格水産品。

    然而,為什麼還會有個別養殖戶使用違禁藥物來維持産量呢?

    雷霽霖回答説,主要有兩個原因——對環境不適應可能造成多寶魚抗病能力降低。我國目前能養殖多寶魚的地方比較多,環渤海地區,包括遼寧、山東、天津,一直到江蘇、福建、廣東的沿海都有。幾萬甚至幾十萬公斤的集約化生産,可能環境相對會發生變化。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飼料,不能用任何添加劑。有些個別的小養殖戶,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就可能盲目購買質量不一定過關的飼料。

    如何避免多寶魚“藥殘”事件再次發生?如何才能為水産品的安全問題織一張牢固的網?

    對此,雷院士表示,當務之急是要建立完善的市場準入制度。如果每一批水産品進市場前都被要求檢測或提供縣級以上檢測部門提供的檢疫證明,相信養殖戶們不敢亂來。相關部門要儘快完成對事件的處理,把注意力轉換到産業本身上來。

    “説白了,就是要迅速制定市場準入標準,該禁的禁,該放的放,不該讓那些為數更多的、達標的優質多寶魚‘白白犧牲’。”另外,在生産的每一個環節都要有具體有效並落實到位的監管措施,因為現在多寶魚産業還不成熟,即使標準、規範都完備,一旦放鬆監管,在“趨利心態”之下,“藥殘”事件仍有重演的可能。再者,對養殖戶們來説,要樹立起明確的産業觀念,看到整個産業的做大做強要靠大家共同努力。

    最後,雷院士對記者説:這次出現的多寶魚藥殘事件並不是壞事,借助這一事件可以進一步規範這一行業的健康發展,同時他認為這是産業在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不必引起驚慌,社會各界應從科學和理性的態度,正確對待多寶魚養殖産業。(劉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