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科普
 
長江鰣魚瀕臨滅絕亟待保護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19日   來源:農民日報

    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長江鰣魚趨於滅絕的處境令人擔憂。有關專家建議,在江西鄱陽湖和長江交匯處的湖口縣建立鰣魚保護通道和鰣魚自然保護區,以緩解長江鰣魚滅絕趨勢。

    鰣魚為鯡科動物,又稱三來,三黎,時魚。主要生活于海洋,每年春夏之交由海洋進入江河繁殖。1988年被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曾經年産量高達160萬公斤的鰣魚如今已難在長江流域覓其蹤跡,全江已基本捕不到鰣魚。長江鰣魚趨於滅絕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長江鰣魚産量急劇下降,已不能形成漁汛。據統計,1968年至1977年的10年間,長江鰣魚年平均産量為49.2萬公斤,最高年産近160萬公斤。但從1984年開始,産量開始急劇下降,1986年僅為1.2萬公斤。到現在,全江已基本上捕不到鰣魚。另一方面,長江鰣魚産卵群體連年呈現出低齡化和小型化特點。群體平均年齡下降,資源呈明顯衰退跡象。

    長江鰣魚趨於滅絕的主要原因,是長江水體污染日趨嚴重。根據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統計,江蘇、安徽和上海每日排放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有121.9萬噸,重大污染源有37處之多。這些含有各種有毒物質的廢水排入江湖中,對長江鰣魚的正常洄遊、産卵、孵化、仔幼魚的發育生長造成嚴重影響,導致長江鰣魚種群衰退。加上捕撈強度過大、尤其是對幼鰣魚的過度捕撈,均造成了鰣魚趨於滅絕。

    長江鰣魚係長江重要的溯河性名貴經濟魚類。由於其洄遊性質,鰣魚在每年春夏之交由海洋進入長江水系産卵繁殖,形成一年一度長江重要的鰣魚漁汛。目前已有10多年不見漁汛。長江八里江水域是位於鄱陽湖口至安徽宿松的一段水域,這一江段具有發育良好的沙洲和江汊,魚類資源及水草比較豐富,又有鄱陽湖與之相通,因此在鄱陽湖口建立鰣魚保護通道具有重要的意義。(記者 文洪英 通訊員 周雲飛 許先慶)  

 
 
 相關鏈結
· 常州利用人工濕地技術處理生活污水
· 我國將建生物物種預警監測機制及時掌握物種變化
· 鉛、砷污染對人們會造成什麼危害?
· 我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截獲有害生物次數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