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連續、自動對區域大氣環境污染監測數據進行採集、傳輸、處理的大氣環境污染無線監測系統日前通過南京市科技局委託組織的專家鑒定。專家鑒定認為該系統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有望替代進口産品。
記者在草場門監測點看到,該無線監測系統的子站終端由一個數據採集器和一個“手機模塊”構成。狀似電腦主機的數據採集器,可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顆粒物等16項監測污染因子的監測數據進行自動採集,純中文界面。“手機模塊”主要負責數據無線傳輸,換一個插口可以兼容有線傳輸。
在中心站系統主界面上,是一幅南京市地圖,草場門、玄武湖等6個國控監測點是一座座閃光的小房子,點擊相應站點就可以看到子站的基本信息、實時數據、表格以及圖表數據。
據該課題組負責人、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站高工歐陽俊介紹,中心站採用的大氣自動監測系統是美國公司上世紀80年代的産品,工作人員要定期打通電話接收數據,通過相應軟體進行數據轉化,數據處理、報告傳輸等都是手工操作,工作強度大,抄錄過程難免出現差錯。同時,流動監測站的監測數據也難以及時傳回中心站進行分析。
新研製的無線監測系統集成了自動控制、環境保護、計算機應用以及現代通信等領域的最新成果,監測系統採用純中文操作系統,可按設定的時間自動傳輸,最快每3秒可傳輸一次;通信系統採用有線和無線兼容兩種方式,以確保新的通信方式和原有系統的對接。流動監測站數據也可以通過無線傳輸方式及時傳回分析。
據介紹,該項目是2004年度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由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和南京理工科技系統有限公司共同研製。系統于去年底安裝在市環境監測中心站,與原先的有線採集傳輸系統同時運行,所得數據基本一致。據悉,該系統還可用於水質和噪聲的監測數據傳輸。
目前,全國有國家、省、市、縣4級共4000多個監測站組成的監測網絡,其中178個站組成國家環境質量監控網,許多監測站仍在使用老一代進口産品。專家分析,該項目完成後,其定型産品將有廣闊的市場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