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科普
 
科普知識:冰川退縮加劇帶來自然災害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5月23日   來源:光明日報

    監測表明,近百年來,特別是20世紀後半葉,我國西部冰川,一直處於後退狀態。近30多年的遙感監測表明,82.2%的冰川處於退縮狀態。整個西部冰川處於萎縮狀態,面積減少了4.5%。圖為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小冰 期以來的雪線變化圖。(資料圖片)

    在冰川調查項目負責人劉時銀展示的照片中,記者清晰地看到,烏魯木齊河河源1號冰川的雪線在這一百多年裏後退的距離,幾乎和1540年到1870年330年間冰川的後退距離相差無幾。近幾十年來,我國西部大量冰川在退縮或消失。有關研究表明,上世紀90年代以來,冰川退縮程度更加劇烈。

    冰川不僅是淡水資源的主要來源之一,也是氣候系統中一個特殊而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全球變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別是對於我國西部乾旱地區來説,冰川是人民的生命之泉。摸清我國冰川的家底,成了我國科學家的當務之急。

    中國冰川現狀

    我國是世界四大冰川分佈國之一,也是中、低緯度山地冰川面積最多的國家,是兩極冰蓋之外最重要的冰川集結地。1978年,我國啟動了第一次冰川編目,歷時24年查清了80年代中國冰川資源的基本情況。根據第一次冰川編目統計,我國有冰川46298條,總面積59406平方千米,總冰儲量為5590立方千米,主要分佈于我國西部的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橫貫亞洲中部的天山、崑崙山、喜馬拉雅山。

    冰川是氣候的産物,對氣候變化高度敏感。因為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近幾十年來冰川變化速度加快。根據對我國西部某些地區的研究顯示,近30-40年來,中國西部有82.2%的冰川處於退縮狀態,不同山區冰川的面積縮小比例在2%-18%左右。

    劉時銀介紹説,分佈在我國西部的冰川是長江、雅魯藏布江、恒河等亞洲10條大江大河的源頭區,每年提供的融水量與黃河多年平均入海徑流量相當。在西北內陸乾旱區,冰川融水的重要性尤其突出,僅以塔裏木河為例,冰川融水補給比例高達30%-80%。

    正是由於冰雪的存在,才使得我國深居內陸腹地的乾旱區形成了許多人類賴以生存的綠洲,也使得我國乾旱區有別於世界上其他乾旱地區。

    冰川退縮加劇帶來自然災害

    2005年7月,阿尼瑪卿地區的一個堰塞湖壩體突然潰決,形成了突發洪水。這個堰塞湖是由阿尼瑪卿冰川末端冰崩和下游冰川沉積物阻塞河道,于2004年形成的。科研人員介紹説,這種現象在該地區不曾有過記載。這可能是一些地區冰川災害進入高發期的表現。

    西部冰川災害主要表現為冰川湖突發洪水、冰川泥石流等,已知冰川湖潰決洪水多發區主要集中在阿克蘇河河源區、葉爾羌河河源區、喜馬拉雅山北坡和念青唐古拉山等。僅在喜馬拉雅山北坡,科學家們就鑒別出危險冰川湖34個以上。據估計,近數十年來這些地區因冰川災害造成的損失在數百億元以上。

    冰川徑流增加的災害是可預計的,但隨著冰川的繼續萎縮,冰川徑流勢必趨於減少,其影響可能更加深遠。

    新調查要有新收穫

    劉時銀介紹説,加拿大、美國、俄羅斯等國都正在進行或即將開展新一輪的冰川資源調查。我國的調查將把2005年到2006年作為現狀年,進行數據採集和分析。預計2010年將完成現狀年冰川資源調查和重點冰川觀測。到2011年,編目數據庫及信息系統建立完成,部分數據將實現共享。

    我國第一次冰川調查在國際上産生了重大影響,被國際冰川學會主席譽為建立了一座“冰川和氣候變化研究的金礦”。但新一輪的調查不能在原有基礎上踏步。丁一匯院士認為,調查不能只停留在回答“冰川面積多大、多厚”的程度,應該嘗試解答“冰川為什麼會退縮”,分析“冰川退縮可能帶來的影響和後果”,進而更深入地提出解決方案。

    鄭度院士表示,項目是有時間範圍的,但冰川調查應該定期、系統展開,建立冰川動態信息檔案,這樣才能更好地研究冰川的變化。孫鴻烈院士則對調查的時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説:“現在冰川的變化越來越快,拼的是數據的精度和速度,希望能更快更好地出結果。”

    施雅風院士是第一次冰川普查的主要負責人,他深知冰川調查的難度。“冰川調查離不開實地考察,在海拔3000、4000多米以上的地方工作,是需要有拼命精神的。我們那時候是抱著‘豁出命也要做好工作’的心態來工作的,希望你們也能有這種精神!”(記者 齊芳)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