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糧食豐産工程。配合全省糧食生産核心區建設,以“高産與節水並重、夏秋糧均衡增産”為技術推進方向,組織河北農大、省農科院及骨幹市級科研院所,開展小麥玉米高效節水、高産群體質量調控、養分平衡高效利用等技術研究,開發小麥、玉米兩茬畝産超過1000公斤的集成配套技術體系,在藁城、趙縣、曲周、玉田等10個縣(市)建設100萬畝示範區,三年內達到建設標準,為全省糧食主産核心區建設提供技術保障。
二是農産品加工工程。重點圍繞乳品、肉類、糧油、果蔬、生物質五大加工業,抓好三鹿、凱隆達等20個大中型農業龍頭企業的技術研發平臺建設,加強新工藝、新裝備、新産品、現代物流、質量安全控制等關鍵共性技術及産品研發與示範,三年內開發新産品100個以上,培育一批科技型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增收。
三是奶業科技工程。組織三鹿集團、小洋人集團等重點企業與河北農大、中國農大等高校合作,開展華北農區荷斯坦牛改良與選育、優質高産奶牛快速繁育、集約化飼養與飼料高效利用、疫病防治、乳品加工與乳品質量安全監測等技術研發與産業化示範。建立標準化奶牛養殖園區10個,示範區規模10萬頭,成年母牛單産達到6000公斤以上,開發4~5種新型乳製品品種,加快河北奶牛良種培育基地、優質奶源基地、現代集約化飼養基地、優質飼草生産基地和新型乳製品研發基地建設步伐,為推進全省“千萬噸奶工程”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四是農業節水示範工程。組織河北省農科院、中科院遺傳發育所農業資源中心、中國地質科學院水環所等23家科研單位,針對本省區域氣候、水熱條件和水資源承載力,以灌溉農田減蒸降耗增效節水為目標,開展農藝、生物和管理節水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建設小麥玉米節水試驗區5800畝,蔬菜節水試驗區3000畝,果樹試驗區2000畝,鹹水利用試驗區1500畝,示範面積300萬畝,建立節水農業發展優化模式。
五是農業良種工程。圍繞高産、抗逆和優質、專用品種兩大目標,運用現代生物技術手段,加強種質資源創新,加快新品種選育和引進改良,審(鑒)定新品種50個以上,貯備3000個具有穩定遺傳特異性狀的核心種質資源,建設新品種示範基地105個,提高良種供應和儲備能力,為農業生産和農民增收提供良種保障。
六是兩山科技工程。在太行山開展星火産業帶建設,重點抓好綠色名果、生態養殖、旱作雜糧、名貴藥材等6大優勢支柱産業開發;在燕山開展特色産業集群建設,重點抓好板栗、仁用杏、食用菌等5大優勢特色産業的培育和發展。通過實施兩山科技工程,促進山區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保護協調發展。
經過三年努力,建立起糧食優質高産、農業資源高效利用、農産品加工、食品安全生産、農業減災防災和農村綜合科技服務6大技術創新體系,為河北省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提供新的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