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南方稻區已進入播種的高峰期。為切實加強今年早稻田間管理技術指導,農業部水稻專家指導組建議:著力抓好“旱育擺栽、苗足苗勻,以苗換肥,平衡施肥,綜合防治”等關鍵環節,力爭早稻增産豐收。
一、抓旱育勤管,過播種育秧關。南方早稻育秧期間常遇低溫陰雨寡照,造成死苗爛秧。生産中應注意:一是覆蓋保溫育秧,改濕潤育秧為旱床育秧或塑盤旱育秧,有利栽後早發;二是適時精量播種,種子消毒處理後催芽,3月下旬播種,雜交稻旱床育秧每平方米110—120克,塑盤旱育秧每盤35—40克,有利成苗壯苗;三是加強秧田管理,播種前秧床用多功能壯秧劑拌細土均勻撒施,或裝塑盤,在秧苗二葉一心期每畝秧床施尿素4—5公斤作斷奶肥,如果遇連續低溫陰雨,要適時通風換氣,防止病害發生。
二、抓勻擺足苗,過插秧質量關。早稻拋秧具有省工輕鬆的特點,但大多拋栽不均勻,造成有效穗數不足而影響産量。生産中應注意:一是要求勻栽和淺栽,旱育秧要求劃行移栽和淺栽,塑盤秧要求改拋秧栽為拉繩分廂擺栽;二是要求栽足基本苗,移栽或擺栽的密度要求每畝2萬穴以上,雜交稻每穴栽插2本苗,常規稻5—6苗;三是做到適時移栽或擺栽,要求在出苗後20—25天,或者在秧苗4葉期栽插。特別是化肥價格較高,應通過適當增加密度來減少施肥量,以苗換肥,降低生産成本。
三、抓測土配方,過平衡施肥關。根據目標産量、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養分利用率確定肥料用量,做到氮肥、磷肥和鉀肥的配比施用,也要注意氮肥在前、中、後期的平衡施用,即分為基肥(50%)、分蘗肥(20%)、穗肥(30%)平衡施用。早稻氮肥用量每畝8—10公斤,磷肥和鉀肥要求測土配方施用,氮肥追施要求測苗或看苗施用,即葉色深(葉色卡讀數4.0以上)適當少施,葉色淡(葉色卡讀數3.5以下)適當多施。由於目前還沒有養分緩慢釋放的複合肥,生産上應當提倡複合肥既作為基肥施用,又作為追肥施用,以提高肥料養分的利用率。
四、抓病蟲預警,過病蟲防治關。病蟲治理要求防與治結合,其中病害重點是防,兩遷害蟲(稻縱卷葉螟、稻飛虱)重點在治。移栽前3—5天噴施一次長效農藥,做到秧苗帶藥下田。大田期要加強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蟲害和紋枯病、稻曲病及稻瘟病等病害的防治。認真搞好田間病蟲測報,根據病蟲發生情況,嚴格掌握各種病蟲害的防治指標,確定防治田塊和防治適期。雜草的防除可選擇移栽稻除草劑,或者拋栽稻除草劑等,拌肥于分蘗期施肥時撒施並保持淺水層5天左右防治雜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