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22時30分,今年第1號颱風“浣熊”于海南文昌龍樓鎮登陸時,中心氣壓980hpa,最大風力11級(30米/秒),成為1949年有記錄以來登陸我國最早的颱風。那麼,今年颱風為何如此早“光臨”?
“浣熊”來勢洶洶
4月19日中午11時,在中央氣象臺的預報室裏,當值預報員許映龍高工正在電腦前專注地分析著監視屏上氣象衛星傳來的雲圖和颱風“浣熊”的行進路線圖。上午10時,許映龍和他的同事們再一次發佈了颱風消息———“浣熊”已于當天上午在南海西北部海面減弱為熱帶風暴,上午10時其中心位於廣東省陽江市西南偏南方大約100公里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20米/秒)。
至此,從17日下午6時開始發佈的颱風橙色預警依然沒有解除。
許映龍告訴記者,颱風“浣熊”生成後,一路向我國南海海域和海南島、廣東沿海逼近,于18日襲擊南海海域,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13級。18日22時30分,今年第1號颱風“浣熊”已登陸海南文昌龍樓鎮,並減弱為強熱帶風暴,登陸時,中心氣壓980hpa,最大風力11級(30米/秒)。
記者19日下午從中央氣象臺了解到,“浣熊”于19日13時前後減弱為熱帶低壓,並於14時15分在廣東省陽東縣東平鎮再次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7級(17米/秒)。
據報道,受“浣熊”影響,18日3艘中國海南瓊海市的漁船及4艘越南漁船在西沙遇險。海南瓊海市3艘漁船共計56名漁民生死未卜。
廣東省防總20日下午通報,颱風“浣熊”登陸後給廣東帶來暴雨,造成陽江、江門、珠海、深圳等4市局部地區受災,目前已造成3人死亡。
59年來登陸最早
許映龍告訴記者,“浣熊”是1949年有記錄以來登陸我國最早的颱風。登陸時間比歷史最早記錄1971年5月3日在海南樂東登陸的熱帶風暴要提前15天,比多年第一個颱風平均登陸時間6月29日早兩個月。
同時,“浣熊”的生成時間相對較早。據統計,1至4月份,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平均每年有1.67個颱風和熱帶風暴生成,有9年1至4月份沒有颱風和熱帶風暴生成。其中,4月份每年平均有0.73個颱風和熱帶風暴生成,有22年4月份沒有颱風和熱帶風暴生成。
分析今年颱風生成和登陸時間明顯偏早的原因,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喬林説,從前期的海洋狀況來看,拉尼娜事件是主要原因之一。有關統計資料顯示,歷史上的11次拉尼娜事件其中有7年,編號颱風偏多,初臺日期偏早。儘管當前拉尼娜現象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頻率趨緩,強度趨於變弱,但是它的存在卻利於颱風的活躍。2007年8月暴發的拉尼娜事件使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區的海溫仍持續偏高。據監測,近期南海的海溫高到28℃左右,比多年平均偏高1℃—2℃,非常利於颱風的形成。
其次,目前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位置比常年同期偏強、脊線位置異常偏北,颱風易於生成。此外,西太平洋與南海地區的大氣環流的環境比較適宜颱風的生成和發展,大氣環境場上下均勻一致,促進了大氣能量的積聚,從而給颱風的形成和維持提供了良好環境條件。
“浣熊”四大特徵明顯
中央氣象臺最新分析,“浣熊”颱風除了登陸時間早以外,還呈現出路徑較複雜、強度大、降水強等特點。
據專家介紹,此次颱風“浣熊”路徑較複雜,距離海岸近,移動較快。“浣熊”于15日生成後,颱風中心以每小時15公里左右的速度,迅速向我國海南省南部靠近,在海上活動時間僅3—4天。4月16日6時“浣熊”在南海東部有一個轉向,由西北方向轉為北偏西方向,其主要是跟副熱帶高壓西南側的東南風與越赤道氣流到達南海的西南風在南海中部匯合,使得颱風引導氣流為偏北風。
再者是強度大。“浣熊”達到最強盛的階段時,近中心風力達到13級(38m/s);登陸時的強度達到11級;歷史上,1991年4月28日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僅為熱帶低壓量級,1971年5月3日登陸的熱帶氣旋為熱帶風暴,強度都要小于“浣熊”。此外,南下弱冷空氣的增強,利於颱風的加強。
最後是雨量大。從16日8時至19日7時,西沙降水量達279.5毫米,海南瓊海達136.7毫米降水量,萬寧降水量達到108.4毫米。據廣東省水文局20日最新水情報告,18日至20日,廣東全省自西向東尤其是沿海地區都出現了大暴雨過程。20日11時,暴雨中心已移至粵東沿海地區,汕尾部分地區出現特大暴雨,1小時最大降雨量達112毫米。
據預測,2008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生成的熱帶氣旋個數為27—29個,接近常年(1971—2000年平均為27個)或稍偏多,較2007年(25個)偏多,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個數為7—9個,較常年(平均7個)偏多,並可能有1—2個北上影響我國的颱風,颱風影響較為嚴重;初次登陸我國的時間較常年(平均6月29日)偏早,末次登陸我國的時間接近常年(平均10月7日)或略偏早。
專家認為,受極端氣候條件的影響,近年來颱風生成和登陸我國大陸的時間越來越早。南方地區剛剛進入汛期,就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個颱風,颱風來得如此之早、強度如此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對於防汛抗臺準備工作是一次嚴峻考驗。(記者 遊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