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科普
 
美駐華使館自測數據並不能真實反映北京空氣質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7月02日   來源:科技日報

    北京即將迎來奧運一週年,空氣質量問題再度成為媒體焦點。地處北京東三環的美國駐華使館在其院內設立了一個獨立的監測站,記錄大氣可吸入顆粒物中,尺寸小于2.5微米的細顆粒(PM2.5)的含量,並在Twitter網站上逐小時播報有關數據。

    據美國使館稱,此舉主要是為美國的外交人員提供健康方面的資訊。然而,由美國使館自測的空氣質量,有時比北京市環保局公佈的狀況要差,從而引起眾多網友的關注。截至6月30日下午3時許,名為“北京空氣”的美國大使館Twitter網頁的訪問量已達2208次。

    人們也由此産生困惑:北京空氣質量如何,到底該信哪個?例如,6月18日,這一監測站監測到細顆粒物的水平攀升到美國環保署標準的最高級,即“危險”級,甚至有幾個小時達到了該污染指數的峰值500。而據同一天北京環保局在官方網站上公佈的空氣質量數據,當日北京只是“輕微污染”。

    一個監測點能代表全市嗎?

    對此,北京市環保局副總工李昕表示,環保局每天公佈的空氣污染指數,是根據其分佈在全北京不同區域的11個國控站的數據綜合分析得出的。而美國大使館自設的監測站,只能代表那一個點的空氣質量。她還表示,包括11個國控站在內,環保局在全市共布有27個空氣質量監測子站,因此對整個地區的空氣質量狀況都有著全面的掌握。

    此外,有專家指出,設立空氣監測的站點需要在整個區域具備代表性,且50米內不能有污染源,否則將嚴重影響監測結果。據記者了解,在環保局的27個監測點中,也有專門設在污染源的監測點,比如在工廠的排煙口。但這種監測得出的數據,只是供環保局監督污染源排放、進行科研分析所用,不能成為北京市空氣質量的參考指數。

    對於有人再次提出“北京故意將監測站設在低污染區”的説法,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杜少中表示,北京的城市空氣監測是按照國家規範,經過國家批准和專家論證來設置點位,也是嚴格按照要求進行的,根本不存在把污染比較重的點位從統計當中拿出去的情況。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説,美國大使館自建的空氣監測站並不符合規範。于去年8月建成的美國新使館位於北京CBD商圈邊緣、背靠亮馬河的黃金地段,毗鄰女人街等商業場所,平日裏交通繁忙、人群熙攘,這些因素都很可能對監測站的數據收錄産生影響。

    奧運後空氣質量在惡化?

    由於美國大使館自測的空氣質量數據有時比北京環保局的官方發佈要高,致使有外媒宣稱,奧運後北京的空氣質量在迅速惡化。對此,李昕表達了強烈的反對。

    她表示,奧運前及奧運期間,北京實施了最為嚴格的空氣質量保障措施,並且在華北6省實施了聯動方案。這種治理的規模和力度是空前的,因此,將今年的空氣質量與去年相比,是沒有可比性的。

    同時,她指出,奧運後空氣質量就變差的説法是沒有道理的。出差在外地的李昕説,北京在奧運會後仍延續了機動車限行的措施,各項控制排放的措施也在繼續推進,“雖然北京的機動車保有量每天都在增加,我們的空氣污染治理工作面臨著很大的壓力,但仍然有理由相信,今年的空氣質量不會比去年差。”

    為證實李昕的觀點,記者在北京市環保局網站上找到了2008年與2009年各自1—5月份的空氣質量月報。僅以每月達到國家二級和好于二級標準的天數為例,數據顯示,2009年除了2月份的達標天比去年同期少了兩天之外,其餘月份的達標天數量都高於去年同期。截至5月,今年的達標天累計已達到121天,比去年的99天整整多出22天。

    為何不實行新標準?

    此次美國大使館公佈的數據有兩項,一個是AQI,即空氣質量指數,一個是細顆粒,這兩個指標在我國的空氣質量評價體系中,相對的是空氣污染指數API和顆粒物。而爭論主要集中于後者。直徑小于2.5微米的細顆粒物要比10微米的顆粒物對健康有更大危害,因為它們能進入到呼吸道更深的部位。

    李昕告訴記者,世界衛生組織在2006年更新了環境指導值,對細顆粒物的限值做了規定。美國對這項指標執行的比較早,而中國參照的還是舊標準。她個人以為,在中國目前對粗顆粒物的控制還不是很有效的背景下,執行更高的空氣質量標準還為時過早。“如果要將PM2.5納入標準體系,那麼要首先制定出符合中國國情的標準。什麼樣的細顆粒物濃度對中國的人體來説是一個限值,這需要進行全面複雜的科學分析。據我所知,目前國內已有科研機構正在做這樣的研究,所以我國要實施新的標準還尚需一段時日。”

    另據國家環保部官員透露,空氣質量評價體系修訂工作,目前仍處在前期調研階段,最終會由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出爐一份調研報告。(記者 錢煒)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