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期間,防控甲流疫情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隨著人群聚集活動增加等因素,人群感染甲流的風險也會加大。日前,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教授表示,人口大規模聚集和流動的“春運”,將是我國近期預防甲流的關鍵“戰役”。
嚴防出現新一波疫情
據預計1月30日至3月10日春運期間,全國旅客發送量將達到25.41億人次,比上年春運增長7.7%,鐵路、公路、水運和民航,都將有人口大流動大聚集。
對此,曾光提出:當前我國甲流及其重症病例發生率仍處在較高水平,甲流病毒的傳播擴散一直在持續。春運及春節旅遊、購物高峰,人群密切接觸數量大增,將成為甲流防控關鍵性的戰役。
春運是我國每年人群流動的最高峰。曾光指出,人群的大規模流動為呼吸道傳染病暴發流行提供了潛在機會。監測表明,嚴冬季節更宜於各種流感病毒生存與傳播。2009年全國報告確診甲流病例的縣(市、區)數增加了108個。
人群大流動則會使潛在問題集中暴露,大量流動人群雙嚮往返于城鄉,有可能將感染的病毒帶回,導致甲流疫情進一步傳播蔓延。而春節聚會等習俗,還可能會使既往未接觸過甲流病毒的居家老人、兒童及慢性基礎病人等高危人群,接觸到甲流病毒而發病。學生人群、務工人群大量返家,更需防範甲流疫情在農村暴發。
截至目前,中國內地甲流死亡病例已超過2003年SARS疫情死亡病例的一倍半,全球甲流死亡病例則超過SARS疫情死亡病例的12倍。2009年入秋後,中國甲流第二波疫情是隨學校暴發疫情而到來,病例驟增波峰隆起,重症和死亡病例明顯增多,顯現了第二波疫情的凶險。
甲流易感者達80%
“歷史上因為旅行導致的流行疾病的大流行有很多先例。”曾光認為,根據中國的獨特國情必須嚴防春運前後出現新一波疫情。
“目前,我國一些大城市學校甲流暴發疫情明顯減少,世界部分國家甲流發病率也呈下降趨勢。但世界衛生組織仍然認為,甲流活躍程度在全球範圍尚未達到頂峰,不能排除第三波疫情暴發的可能。”
曾光認為,目前我們國家流感疫情和應對能力的一大特點是不平衡。這個不平衡表現在地域的不平衡,人群免疫力的不平衡,疫苗接種的不平衡,監測能力的不平衡,醫院救治能力也不平衡。春運期間,返鄉流動人口易感性較高,人們密切接觸,途中感染機會較多。因此有症狀的人,應推遲旅行,不要把甲流帶回家。
曾光指出,儘管我國從去年11月以來,甲流的發生已呈逐漸下降趨勢,但目前每週新增重症和死亡病例數仍維持在較高水平。雖然我國已有5000多萬人接種了甲流疫苗,但從整體人群看,遠未形成有效的保護屏障,目前中國內地仍有大約80%的人是甲流易感者。而越是發現疫情能力薄弱的地區,對於重症病例的救治能力也相對薄弱。
5類人群最好就地過年
目前,慢性病患者、肥胖者、孕婦、嬰幼兒和老年人,是甲流的高危人群。這5類人群(尤其是孕婦)不僅在旅途中較一般人群容易感染,且一旦感染病情容易變得凶險,甲流致孕婦死亡的案例時有發生。有關專家建議春節期間這5類人群就地過年,避免春運高峰期間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旅行,減少到人群密集的場所活動。同時,返鄉的學生、農民工和出行旅遊者要注意做好旅途中的防護。
曾光説,流行病學研究已經證實,甲流傳播方式為飛沫傳播。近距離面對面交談,手接觸被含病毒飛沫污染的物品後觸摸眼鼻,都會造成感染。春運期間大量人口出行,長途汽車、火車上人群密切接觸頻率增加,又很難做到勤洗手,增加了甲流感染風險。
曾光強調,長途出行前可接種甲流疫苗,以獲得保護性抗體;有發熱等流感樣症狀者,應儘量減少外出;乘坐火車、長途客車等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員,因為車廂密閉,空氣流通不暢,且乘坐時間較長,可戴上口罩、減少與他人近距離談話時間,必要的近距離談話,要注意角度,儘量避免直接面對面。同時,警惕飛沫污染環境,要做到勤洗手,克服不衛生習慣。避免和有流感樣症狀者密切接觸,同時注意加強車廂內的通風換氣。
增強自身免疫力是主動預防甲流的重要措施,曾光教授指出,春運和春節期間,公眾應注意休息睡眠,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均衡營養,適當補充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這對提高身體抵抗力很有作用。
最後,曾光還特別建議,城市聘用農民工的單位要在農民工回鄉前做好預防甲流的宣傳教育,並向農民工發放口罩。鐵路、交通、民航等部門也要再次進入疾病防控應急狀態。城鄉衛生部門更要加強疫情監測,隨時準備搶救危重病人。(記者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