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2月3日專電題:春節自駕遊新關鍵詞:“性價比”
何豐倫、何程
春節黃金”是自駕遊的重要時段。10年來,通過自駕遊的方式外出旅遊的國人增長迅猛。記者近日在採訪中發現,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國人的自駕遊心態顯得從容而謹慎。專家呼籲,儘快破解自駕遊中的“多重障礙”,為這一潛在的巨大市場“鬆綁”。
自駕遊成為國人“常態遊”
10年前,家住桂林市三里店的沈敏華還只是把開貨車作為全家的謀生手段,2009年春節,他組織5輛車前往雲南麗江自駕遊行程。
沈敏華説:“1999年一家3口每年存款不過1萬多元,現在一年能夠存下五六萬元,可以好好享受一下假期的樂趣。”
自駕遊的興起源自國人收入的增加和我國汽車産業的快速發展。
公安部交管局的統計表明:截至2008年年底,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已達到1.68億輛;汽車保有量達到6289.3萬輛,相當於改革開放前的35倍多。其中私人機動車保有量為12934萬多輛,佔機動車總量的76.14%。
蘇州大學博士曾凡貞認為,即使按照國際通行的私家車在長假期間外出旅遊佔50%計算,我國每年外出旅遊的私家車也是數量驚人。自駕遊已經成為相當一部分國人的“常態遊”。
攜程旅行網的調查顯示,自駕車旅遊成為越來越多春節旅遊者的首選出遊方式。在那些春節參加短途自助遊的被調查者中,自駕車出遊的比例呈現快速上升趨勢。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自駕遊更追求“性價比”
一方面是國際金融危機給國人的收入預期和消費預期帶來巨大變化,另一方面則是油價下跌和購車成本下降帶來“消費刺激”。記者採訪時發現,時下自駕遊更追求“性價比”。
在北京海淀區中關村工作的賀德福粗略地算了一筆賬:他的車耗油平均每月200升,在去年12月份油價下調前,每月油費接近1300元;調價後的這個月只花了1100元左右。賀德福説:“現在我們也願意出門旅遊了。”
車輛購置稅的下調更是刺激了人們買車的熱情。家住南寧市南湖附近的市民賴詩榮算了一筆賬,購置稅下調後,購買10萬元的汽車將會節省4000多元。他説:“我就買1.6升的,價格便宜還省油,外出的時候更加舒心。”
除了對車輛的選擇外,國人對自駕遊路線的選擇也趨於“精細化”。深圳平石資産管理公司市場部負責人張天運就詳細規劃了自駕遊路線,還通過QQ群、論壇發帖等方式,詳細規劃旅遊路線。他説:“過去自駕遊缺乏規劃,走了不少冤枉路,花了不少冤枉錢。今年如果外出,就一定要精確選擇,不錯過一條路線,不漏掉一個經典景區。”
多重瓶頸仍待突破
研究旅遊發展問題的專家認為,自駕遊作為一個新興産業具有很強的自發性,從組織人員到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措施都很不健全,這些制度和政策法規的瓶頸亟待破解。
——組織管理亟待填補“監管真空”。組織自駕遊的團體很多,有旅行社、戶外運動愛好者組織、車友會等。但自駕遊涉及交通、汽車、旅遊等多個領域,在行業界定和管理歸屬上至今還沒有明確規定。以互聯網為召集平臺,大量類似的民間組織活躍在公共生活裏。這些民間團體很少在民政部門登記註冊,又缺乏足夠的自我管理能力,很容易引發問題。
——信息不暢導致自駕遊成為“鬧心遊”“危險遊”。近年來,不少“驢友”自行組織的團隊,由於缺乏經驗,經常遭遇危險。廣西南寧市西鄉塘區法院資深法官朱梁雄説:“以自駕遊為代表的組團形式,由於職責不明,一旦出現問題,責任追究和賠付都很複雜,容易出現團隊所有人共同承擔責任的結果。”
——法規法律相對滯後,引發“賠付”難題。由於規範自駕遊市場的法律法規不夠成熟,不少自駕遊車主都有報團參加自駕遊時被“宰”的遭遇。家住桂林市解放橋附近的市民李華2008年春節參加某旅行社組織的北海自駕遊團,交費時發現收費的是另外一家公司,而且沒有正式合同。出發第二天汽車風扇就壞了,也沒有維修人員隨團幫助維修。決定退團時,公司只退還了10%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