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從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一號坑第三次考古發掘現場傳來消息,首件軍官俑被發現,這件軍官俑彩繪保存狀況雖不樂觀,但仍讓人對其充滿期待。
據了解,這件軍官俑的陶體俯臥在塌土之中,位於四馬戰車之後,其面部向下埋在土中,但殘破的頭部與後背已基本展示出來,後背上裝備著交叉的秦式皮革背帶十分顯著,顯示其明顯不同於一般的兵馬俑。
秦兵馬俑一號坑考古發掘執行領隊許衛紅告訴記者説:“考古發掘一個月來進展基本順利,目前200平方米探方內有近百件秦俑的殘體已基本暴露出來,有的沒頭,有的缺胳膊少腿,十分混亂,可謂粉身碎骨。有些陶俑的著裝情況已基本看到,我們可以確認這次考古發掘中出現了首件軍官俑,對於研究秦人軍制等具有重要意義。”
著名考古學家、秦兵馬俑博物館名譽館長袁仲一認為,兵馬俑的塑造是以現實生活為基礎而創作,藝術手法細膩、明快。從步兵與騎兵的大體分類上看,秦俑坑出土的步兵俑可分為軍吏俑(即軍官俑)與一般步兵俑兩大類,從其裝束、表情和手勢上,一般可以判斷出其是官還是兵。
許衛紅説:“這種交叉的秦式皮革背帶,屬於有腹甲而沒有背甲的秦人軍官,這件俑的面世仍需要大量細緻的清理與保護工作。”
自1974年發現以來,秦兵馬俑坑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勘探與試掘,現已發掘出土1900余件,其中一號坑出土1700余件,為研究秦軍裝備、秦藝術史等問題提供了珍貴資料。今年6月份啟動的秦俑一號坑第三次考古發掘,不僅為推動秦俑及秦俑坑的考古與研究提供了新的資料,並將推動秦始皇及中國古代帝陵史的研究。(記者 郭青 實習生 張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