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殯葬行業協會日前專門發出倡議,號召廣大群眾儘量改變傳統的祭祀方式,轉而用新的現代文明形式表達古老的精神,以保護地球家園,使清明更文明。
清明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數千年來人們在這個“氣清景明”的節日中,進行“祭之以禮”的追悼活動,為已逝的親人、祖先送上自己的敬意和思念。
倡議書説,在先人的墓前獻上一束花,挂上一串千紙鶴,或者在墓旁栽種一棵樹,插上一支柳,在墓碑上貼上一張心願卡,或者送上一首先人喜歡的優美樂曲……以這些方式取代“燒紙錢,放鞭炮,燃蠟燭”的傳統方式,從而保護我們的家園,使清明更“清明”。
倡議書還提出,為故去的先人祭祀時,建議改變過去設道場、送冥幣、送紙人紙馬甚至送紙汽車、紙電視等祭祀方式,轉而為先人舉行一次家庭追思會,緬懷他們的恩德,繼承他們的智慧;或者帶領子孫為故去的先人誦讀詩篇,表達晚輩的敬意和志向……
廣西殯葬行業協會會長李雪華説,隨著城市人口劇增,城市空間越來越擁擠,城市公墓的空間也越來越有限,廣大市民群眾並非一定要到陵園墓前祭祀,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家祭、文祭,也可以網祭或者遠程委託祭祀,祭在心中而重在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