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2009清明節專題>> 文化內涵
 
清明:並不僅僅是去掃墓 提升傳統節俗的文化內涵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3月23日   來源:河南日報

    清明節在2008年被正式列入國家法定假日。當你在充分享受這個假日時,是否意識到清明節的人文意蘊,是否意識到傳統節日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

    清明:主要體現人們慎終追遠、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

    高有鵬(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河南大學教授、著名民俗學家): 清明節與許多傳統節日一樣是我國農耕時代形成與發展的重要節日。諸如除夕、元宵、端午、七夕、中秋、重陽、十月一、臘八等,是歲時的重要標誌。每一個節日背後,都有一個相應的闡釋與表達系統,深入細緻地融入民眾生活。

    以清明節為例,它的最早起源應該是遠古時期宗教活動祓禊之一的水禊,神話傳説中曦和浴日故事是其蹤影,即上巳節晨起,人們到河邊沐浴、求得清新的娛樂活動。謳歌春天,盡情歡樂,身心健康,是其重要的文化主體。後來,在社會發展中,它融進了祭祀祖先、懷念故人、種植樹木等內容,既有原始信仰后土崇拜等內容,又有靈魂崇拜和農耕生産的內容;其中,春秋時期晉文公與介之推的故事,形成清明日不舉火而寒食、插柳戴柳的具體闡釋,流傳最廣泛。

    劉鐵梁(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民俗學與文化人類學研究所所長):首先我們看待任何一個節日,要放到整個民族節日體系當中去看,它不是單獨的一個節日,而是整個傳統節日的一個環節。其次,要把它放到整個社會整體當中去理解。從清明本身來看,它的最重要的主題就是掃墓,緬懷先人和家人。這樣的一個文化它反映了中華文化的一個核心價值觀。與其他文化類型比較,中國的家庭文化的特徵非常明顯。特別是在傳統社會裏,如果一個人在自己的家族,在社會建功立業,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貢獻的人,首先要感謝他的父母和家人。細細想起來,幾乎每個人都有那麼一個家族情結,期望首先在家族或家庭得到認同,然後在社會上得到認可。我們每個人都是在自己家族裏面先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然後找到在社會中的位置。不知道我們有沒有意識到,當我們在事業上取得成功時,最高興的首先是我們的長輩。人的價值的實現跟整個家族或者家庭密切相關。所以,清明掃墓不僅是從感情上與祖先相聯絡,也是構建人與社會和諧關係的基礎。人對社會負責,同時也必須對自己的家族和家庭負責。對自己的家族、自己的祖先永遠的緬懷的情感,是我們應該提倡的,也是應值得發揚的。

    鄭強勝(《尋根》雜誌常務副主編):自古以來,無論是公祭人文初祖,還是民祭已逝的親人、祖先;無論是國家祀典,還是民間的掃墓上墳,都在莊重地對先人、先祖送上自己的思念和敬意。這種神聖的生命交流儀式,年年輪迴,代代傳承,構成了人們頑強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動力,傳承了中華文明“禮儀”的祭祀文化,抒發了人們尊祖敬宗、慎終追遠、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

    清明祭祖是中華文明禮儀的優良傳統。中國是一個有五千年宗法文明傳承史的國家。古人認為人死之後,靈魂和軀殼相分離,軀殼可以腐爛消失,而靈魂卻會永生不朽。為了得到自小哺育、養育和教育自己已經去世的父母、祖輩、歷代列祖的保祐,故人們往往用供品,十分虔誠地去向神主行禮,這種社會活動就是祭祀。祭祀作為人類一種最重要的文化活動,不僅源遠流長,而且被看作是頭等重要的大事。我們知道,國史和國家文明史的傳承,是靠個人和家庭的傳續來完成的,無個人和家庭的傳續,歷史將是蒼白的、抽象的,且是無人情味的。逢年過節特別是清明的祭奠儀式是個體與歷史連接的精神臍帶,才使今人的身份清晰而神聖。清明時節對祖先“祭之以禮”的優良傳統,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續展開新的有機構成。

    清明祭祖是中華民族尋根謁祖的心願滿足。人們之所以緬懷先人,祭祀祖先,是因為他們是自己的來源,他們的辛勞和奮鬥是我們繼續前行的起點,這是尊重生命與敬畏歷史的不絕之流。天下之人皆有本源,公民各有祖先,民族亦似同理。個體之祖先賴於血緣所繫,民族之祖先顯于象徵血緣。雖在當今全球一體化的交融時代,“我是誰”的心靈追問的尋根意識仍不可避免,或招之聚于華夏,或去之散于五洲,公祭人文初祖或回家掃墓上墳謁祖,這種祭祀禮儀正好滿足了海內外華夏赤子的心願。

    清明祭祖是中國文化教化的重要形式。清明祭祖活動是無形的心理感受活動和有形的禮儀行為活動相結合的禮儀形式。我們對祖先的祭祀並非相信“靈魂不死”,而是一種道德信仰,是表達情感的禮儀之舉。不僅是發自個體情感的感恩與緬懷,而且更為重要的還在於慎終追遠,繼志述事,繼承先人遺志,發揚光大其精神的積極舉措,更具有民德歸厚的教化意義。正如馮友蘭説的:“行祭禮並不是因為靈魂真正存在,只是祭祀祖先的人出於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禮儀的意義是詩的,不是宗教的。”誰都清楚,祭奠的酒饌、香燭,一滴何曾到九泉,但我們卻相信親人、先祖領受了我們的情意和祭奠。這種莊重的儀式是一種情感的、禮儀的、道德意義上的真實。還有《禮記·祭法》:“祭者,所以追養繼孝也。”今天我們通過祭祀活動,營造祭祖敬宗,尊老敬老的社會風尚,以和為美,以和為善,以和為貴,使人民安居樂業,國家長治久安,民族欣欣向榮。敬宗祭祖、緬懷先賢必將是構建和諧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內容。

    清明節的主體內容並不僅僅是去掃墓

    高有鵬:清明節的主體內容其實並不僅僅是去掃墓,而是豐富多彩的春日活動。當然,如果我們常常記取祖先們的辛苦,使子孫後代牢記前輩的勞動,懂得尊重他人的道理,而且珍視今天的生活,勤奮工作,這確實是我們的美德;但是,如果僅僅去掃墓,那麼,清明節的意義,實際上是在被消解。懂得民俗節日的歷史,完整而生動地恢復與重構民族節日系統,這樣可以使我們的傳統節日更加具有積極意義。

    在民俗生活中,每一個具體的事項都具有非常豐富的價值,包含著許多可以被解釋的內容,而這些解釋的內容,就是我們世代相傳的傳説故事;它的傳播與傳承,有力推動了我們的傳統能有效運行與健康發展。特別是“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清明插柳”、“清明戴柳”的諺語,是在提醒人們合理安排農時,也是在提醒人們不忘尊重自然,不忘尊重他人,更是提醒人們要常懷報恩之心。清明的相關傳説,不但豐富了節日的內容,而且使傳統節日不斷獲得廣泛、持久與必要的社會支持,以民俗教育的形式使社會獲得傳統文化的知識。

    民俗一旦形成固定而持久的符號與儀式,就表明它受到應有的社會選擇,具有社會秩序安排的合理性與必要性。清明節在今天的存在,就是這樣一個典型。

    劉鐵梁:在唐代以後,寒食節的活動內容也被吸收到清明節裏。踏青也好、插柳也好;拔河、盪鞦千也好,蹴鞠也好,不僅僅是迎接春天的體育活動,更有其鮮活的社會性和文化意義。寒食節,在唐代時主要是禁火,有禁火的日子,是紀念晉文公大臣介子推的,不管這個傳説學術界如何爭論,但有一點可以説明,這個節日是為了跟大自然結合在一起,跟忠孝聯絡在一起,體現了基本的倫理:忠孝。寒食節某些活動固然有迎接春天的意義,但也有它的社會性。這個節日也含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文價值。因此,清明節的文化價值,不僅有緬懷祖先、紀念先人的一面,也有重視與自然的和諧關係,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面。

    施愛東(中國社科院民俗學博士):清明節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清明節是幾乎所有春季節日的綜合與昇華,清明節俗也就具有了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其他傳統大節不一樣,清明節是融合了“節氣”與“節俗”的綜合節日。清明從節氣上看,正排在春分之後,此時天氣回暖,到處生機勃勃,人們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可謂順應天時,有助於吸納大自然純陽之氣,驅散積鬱寒氣和抑鬱心情,有益於身心健康。

    清明掃墓與踏青,本來是兩個不同的文化主題,宋以後慢慢融為一體,並不斷地被賦予肯定的文化意義。清明節祭祖掃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動,與中國文化深層的祖先崇拜、孝的文化傳承有著深刻的關係,而這種文化正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來得以和諧穩定發展的支柱。人們的掃墓與踏青結合,還有生命更替的意義,在古人與今人、前人與後人之間建立和諧的代際關係,進而促進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這也是清明節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民間根基。

    清明新風吹綠柳:提升傳統節俗的文化內涵

    夏挽群(中國民協副主席、河南省民協副主席):節日文化是一個民族共同創造、共同享受的文化,這種文化自然會形成一個民族的凝聚力在裏面。我們要充分認識到節日文化的文化價值。

    首先,傳統節日具有教化人心、匡正風氣的功能。在中國,習俗習慣是民俗的法約表現,是國家法律的基礎和補充,國家的統治管理需要有效地運用民俗的力量。節日民俗是整個民俗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也擁有其獨特的道德教化的力量。譬如春節所表現出的敬奉祖先、家庭和睦、鄰里和諧的“和合”精神;端午節所張揚的對真善美的執著追求及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七夕節所蘊含的忠貞不渝、誠信友愛的觀念;重陽節文化所尊奉的“五倫之孝,推家至國;以孝齊家,以孝治國,達至和諧大同”的傳統美德等。這些對提升道德水準乃至構建和諧社會無疑具有其重要作用。

    其次,弘揚傳統節日具有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功能。中華文化有著一條明晰而綿延不絕的傳承鏈條,通過一代又一代人的積累,形成了本民族深邃的文化記憶,這是我們的一筆巨大的文化財富和精神資源。我們不能聽任這種博大精深的民族民間文化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中發生斷裂、出現斷層、化為烏有。弘揚了傳統節日,也就使她們所承載的豐富文化得到了延續。

    另外,弘揚傳統節慶具有培育民族精神的功能。每一個偉大的民族都有使其所以偉大的民族精神。而我們的民族精神源自於全民族的文化共識,源自於民族文化的優良傳統,我們東方民族的魅力也在於我們的民族傳統文化。數千年的農耕時代,文化信息承載最為密集、情感色彩最為濃烈、道德教化作用最為深刻、記憶傳承最為有力的,當屬中華傳統節日。

    還有,弘揚傳統節日具有捍衛國家文化主權和世界文化的話語權的功能,還具有拓展文化産業的功能。韓國的“端午祭”已經成為江陵的一項重要的文化産業,西方的聖誕節所帶來的商機也十分驚人。中國民族傳統節日與演藝、旅遊、商貿本來有著天然的嫁接基因,是文化産業的重要資源。

    因此,我認為,我們應該自覺地、有意識地利用諸如春節、清明等傳統節日進行風俗的揚棄,充分發揮傳統節日的多種功能。

    鄭強勝(《尋根》雜誌常務副主編):傳統節日之所以流傳到現在還有強大的生命力與影響力,就是因為其內容與形式隨著時代的前進而不斷地變化。以清明節為例,我認為,在文化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保護我們的民族文化,就必須從內容到形式都必須有所創新。

    從內容看,要使中華民族的親情情結、敬祖意識、尋根心理、報本觀念在清明節可以得到充分張揚,可以擴大紀念對象。長期以來,清明節祭奠的主要對像是離世的親人和祖宗,通過掃墓、祭祖,寄託祭祀者對逝去親人的親情、哀思和對祖宗的敬畏。隨著革命傳統教育的開展,飲水不忘掘井人,祭奠的對象擴展到革命先烈,借清明節祭掃烈士陵園。隨著民族精神的復興,對祖宗的家族性私祭發展到對中華民族共同祖先黃帝、炎帝的群體性公祭,海外同胞、華人源源不斷回來參與盛典。

    現在已有部分地區把紀念對象擴展到了“鄉先賢”——本地的英傑:不僅有革命先烈,而且包括民族英雄和其他傑出歷史人物。愛祖國從愛家鄉開始,鄉先賢是家鄉的歷史和山川風物的靈魂。祖國的大小城鄉遍佈英傑的足跡,清明節時組織青少年到英傑陵園或墓地掃墓,到英傑紀念碑、紀念館、故居、遺跡瞻仰獻花,舉行入隊、入團、成年禮等儀式,這是非常生動具體的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教育,也是凝聚全世界中華兒女的文化舉措。祭奠方式推陳出新傳統掃墓,注重培修墳塋,在清除雜草、培添新土的一舉一動裏,傾注著濃濃的親情和無盡的哀思。

    擴大與延伸清明的娛樂內容

    清明正值萬物復蘇、踏青郊遊的大好春光,也是春耕春種、插柳戴柳的適宜季節。我們懷念祖先固然是主要內容,但踏青郊遊,催護新生,熱愛大自然也是清明主題,並且更有一種生命更替、強調新生命的含義,很容易為廣大青年人所接受。這樣,不僅使人們恰恰了身心,而且親近了自然,陶冶了情操,利於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民諺説:“種樹造林,莫過清明。”自然地,我們還可以在清明插柳習俗基礎上提倡把植樹納入清明節的活動範圍,把傳統的清明踏青郊遊和插柳,發展為包括植樹、環保在內的人與自然和諧的節日活動。從插柳留春到植樹留春,向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境界邁進。

    從形式上,可以不必拘泥于傳統的形式。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傳媒和現代科技。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下出現了“網上墓園”,人們可以在這種虛擬的墓園裏設置已逝親人和祖先的一塊墓地,清明時可以進行網上掃墓,在這個網上專頁中獻花、留歌、點燭、留文,表達懷念和敬慕。祭奠死者,本來就是為了滿足一種精神需要,是一種精神活動。網上紀念,可以跨越時空,讓被紀念者的生命故事永遠流傳、精神融入永恒,讓紀念者與被紀念者的精神交流和對話,不受時空的限制而自由進行。這種新生的祭奠方式雖然存有爭議,但方興未艾,正在極大的想象空間中發展。

    劉鐵梁: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全球化的時代,各個民族不管是藝術創作還是節令習俗,都是對自己的生存方式的一種表達。不能用現代的工業文明去看待過去的文化,應該跟一個時代一個民族它特有的生存方式聯絡起來。如果我們脫離了對自己傳統的認知,就會造成文化的斷裂。我們就完全不知道怎樣去理解工業化的文明,就會變成機械的理解,去被動地接受工業化的安排和法治社會對秩序的安排,就處在機械的生活狀態。所以,凡是一個民族的,一個社會的傳統的文化恰好是與自己的身心結合得最緊的文化。很難把它變成一個沒有身心,沒有土壤的文化。所以我們在理解別的文化的時候,就要站在這個文化角度去理解新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這樣,每一個社會成員就會自覺自願地去建構新的文化,這樣的文化才更有生命力。

    工業文明的時代,農耕文化被工業文明所替代,傳統節日不可能再像原來農耕社會那樣,會發生很大變化。最重要的變化可能是城市裏的過節方式會影響到農村。城市裏的人已經離開生他養他的家鄉,不必去遵守家鄉的規定,比如時間的規定等等。人們根據自己上班時間去安排節日。在全國,可能會出現節日時間與安排的多樣化。因此,我們在過節的形式上也應該多樣化,以適應時代的發展。

    在洋節的衝擊下,我們的傳統節日應該怎麼過?我的意見是要尊重傳統。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尊重各地節日的傳統與文化,去挖掘文化內涵,鼓勵人們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靈活地安排節日生活。比如清明節,我們應該去挖掘清明節豐富的內涵,過一個精神內涵豐富的節日,以此對待我們的傳統。在具體的文化信仰上,我們應該尊重文化多樣化選擇。只有互相尊重,才會有一個真正的和諧的公民社會,不是退回到農耕時代。

    鏈 接:清明節溯源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號,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説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傚,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要談清明節,須從古代一個非常有名的,現在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説起。

    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煙節,冷節。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就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節相傳是源於春秋時代的晉國,是為了紀念晉國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外國19年,介子推護駕跟隨,立下大功,重耳返國即位,即晉文公。介子推便背著老母,躲入綿山。晉文公前往尋找,卻怎麼也找不到。於是他放火燒山,想把介子推逼出來。不料介子推卻和母親抱著一株大樹,寧願燒死,也不出山。晉文公傷心地下令把綿山改稱介山(即山西介休縣境內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一天定為寒食節,以後年年歲歲,每逢寒食節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追懷之意。

    其實,寒食節的真正起源,是源於古代的鑽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後,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這是當時的一件大事。《周禮·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于國中。”可見當時是搖著木鐸,在街上走,下令禁火。這司煊氏,也就是專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時,人們就準備一些冷食,以供食用,這樣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風俗了。以後,才與介子推的傳説相聯絡,成了寒食節,日期長達一個月。這畢竟不利於健康,以後便縮短日期,從七天、三天逐漸改為一天,唐之後便融合在清明節中了。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郊遊、鬥雞子、盪鞦千、打毬、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後來因與三月上巳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唐書》記雲:“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宋莊季裕《雞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錢挂于塋樹。其去鄉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謂之掰錢。而京師四方因緣拜掃,遂設酒饌,攜家春遊。”

    《荊楚歲時記》:“(寒食)鬥雞,鏤雞子(雞蛋),鬥雞子。”可見南朝時就有鬥雞與鬥雞蛋之戲了。鬥雞今多見,鬥雞蛋多是鄉間小兒互相撞碰雞蛋作為遊戲。在古代,用作碰撞爭鬥的雞蛋多是染色、雕鏤過的,十分精美。畫蛋。鏤蛋之俗,源於《管子》中所記的“雕卵”。無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術發展而來,成了寒食的節俗。今天民間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寒食打鞦韆,據《藝文類聚》中記,北方山戎于寒食日打鞦韆。但這恐怕只是傳説而已。劉向《別錄》記打鞦韆是在春時,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毬,王建《宮詞》:“寒食宮人步打毬。”牽鉤與打毬等戲,也不一定在寒食舉行。

    由於清明節氣在寒食第三日,後世隨著時間的遷移,逐漸把寒食的習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後,寒食掃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遊、盪鞦千等俗也只在清明時舉行。清明節便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上升為重要的大節日了,寒食節的影響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變形的方式卻傳承下來了,並保存于清明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