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蒙古烏拉特中旗和烏拉特後旗在邊境一線牧區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牧區特困牧民生活有了保障。
近年來,隨著草場沙化退化程度的加劇和養畜成本的上升,牧區草場重度退化區的牧民已成為新的弱勢群體。特別是今年烏拉特中、後兩旗遭受了多年不遇的嚴重旱災,草原畜牧業生産和牧民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針對嚴峻的形勢,烏中、後兩旗政府按照“山前集中,山後收縮”的總體發展思路,積極實施退牧還草、生態移民、扶貧移民工程,減少牧區的人口和牲畜,儘快恢復草原植被。烏拉特中旗經過深入調查摸底,在全區率先啟動了以邊境牧區為重點的牧民最低生活保障工程,首批已有150戶、400人被納入低保範圍,低保人口最高發放標準為130元/月,平均每人85.8元/月,月支出低保金34500元,所需資金全部列入財政預算,按月足額通過當地信用社發放,實行動態管理、分類施保。烏拉特後旗實施了第三期生態移民、扶貧移民工程,重點將牧區的貧困戶、無畜戶遷移到賽烏素鎮。為了保障這批移民貧困戶的基本生活,該旗在城鎮低保實現“應保盡保”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了全旗社會救助範圍,建立了牧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旗財政、民政、各蘇木鄉鎮的有關人員核實確定了第一批納入牧區低保的特困戶有200戶、671人,平均每人每月享受50元的低保金。旗財政多方籌集資金,全額負擔牧區低保金。截至目前,全年40萬元的牧區低保資金已提前撥付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