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財政局從四個方面建立健全財政支農資金的穩定增長機制,全力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據介紹,隨著財力的增強,西安市不斷減少非生産性開支,加大財政支農力度,僅近3年市財政用於農業生産、基礎設施、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支出達17億元,年均增長30.37%,大大高於同期財政支出年均增長16.25%的14個百分點。在此基礎上,為了進一步加大對新農村建設的支持力度,該市本著“存量適當調整、增量重點傾斜”的原則,逐步建立健全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其具體做法是:
一是在繼續完善和強化“三補貼”等財政支農政策的同時,每年安排1000萬元配套資金,連同中省資金約2.3億元,支持10個涉農區縣中低産田改造;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財政貼息、投資參股等方式,支持農業産業化項目發展;今年繼續安排4000萬元支持農業産業結構調整;支持農田水利建設和農村飲水安全的資金每年不低於9800萬元;5年安排2億多元加大農村扶貧開發;支持農業科技進步,到“十一五”末達到投入農業領域的科研資金佔整個科研資金的30%。
二是建立農村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的長效保障機制。其中市級新增財力用於教育的比例不低於20%;全面落實中省財政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資金的50%以上作為教育專項轉移支付的要求和農村義務教育投入保障機制改革的各項政策;支持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將市本級衛生事業費向農村傾斜,每年新增部分重點支持農村衛生事業發展;支持建立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主,以農村醫療救助及農村臨時性救濟制度為輔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每年安排1900萬元資金用於農村低保、農村醫療救助和農村貧困群眾子女上學的救助。
三是建立建設美好家園的政策引導機制。今明兩年安排資金2.055億元,支持農村建設出村道路和改善村莊公共環境、加強遠郊區縣縣城和村鎮建設、農村生態環境建設。通過直接補助、以獎代補等方式,鼓勵引導農民對直接受益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工投勞,改善農民生産生活環境。
四是建立財政支農資金使用監督機制。把支農資金使用管理的檢查作為財政監督的重點,嚴厲查處資金使用中的違法違規行為,提高支農資金使用的規範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魏渭 記者 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