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生活
 
河北省將首次對棉花良種推廣進行補貼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21日   來源:農民日報

    記者從河北省農業廳獲悉,2007年該省將首次對棉花良種推廣進行補貼,受補貼棉田為380萬畝,補貼總金額為5700萬元,補貼標準為每畝15元。目前,河北省正根據相關規定,抓緊制訂方案,確定良種補貼示範縣以及享受補貼的棉花種子品種。

    據了解,此次補貼將在棉花優勢區域內選擇項目區,確定優良品種,對選用項目進行招標,並對確定棉花良種的農戶實行補貼,從而促進棉花優良品種的推廣,優化品種結構,全面提升棉花生産水平和原棉質量。

    補貼品種種類為通過國家或省級審定、性狀優良、符合紡織工業發展需要的優質和專用品種。補貼品種實行推介制,每縣5-8個,由省級主管部門統一招標。補貼品種由項目縣農業(棉花)主管部門會同有關專家、農民代表和用棉單位共同推介,優先考慮棉農(花)合作社和紡織企業已簽訂購銷合同的訂單品種。(李俊奇 靳國慶)

    為什麼要搞良種推廣補貼

    農業補貼是政府對農業支持與保護的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政府對農業生産、流通和貿易進行的轉移支付。近幾年來我國農業補貼方式有了很大的調整,除了減免農業稅外,最主要的是改過去對流通領域進行補貼為對農民和對生産環節進行直接的補貼,例如糧食直補、良種推廣補貼、農機推廣補貼、糧農農資增支綜合補貼等。以上四種補貼方式中,都具有增加農民收入或減少農民支出的增收減支作用,但由於我國農民數量龐大、經濟實力不強,還難以做到通過政府補貼來持續地增加農民收入。相比較而言,良種推廣補貼更適合我國國情。

    從目標上看,良種推廣補貼政策最切合實際。糧食直補政策的目標是鼓勵農民發展糧食生産,但是我國糧食不僅存在潛在的糧食安全問題,也可能存在糧食豐收後總量過剩引起的銷售難、轉化難等一系列問題;由於我國農業生産以農戶小規模經營方式為主,購買大中型農業機械的農戶只是極少數,農機推廣補貼只可能做到少部分農戶受益;農資增支綜合補貼是針對農資價格上漲的實際,對種糧農民實行的臨時性的直補政策。我國農業生産的特點是以千家萬戶小規模經營為主,特別是種子經營市場放開後,作物品種佈局“多、亂、雜”的問題十分突出,不利於作物優勢區域佈局的形成,不利於我國大宗農産品産量和質量的穩定提高。良種推廣補貼從農業生産最重要的良種環節入手,除了減少農民購種成本外,更大的目的是推動優勢農産品的優勢區域佈局、標準化生産、産業化開發,提高我國大宗農産品的市場競爭力。

    從效果上看,良種推廣補貼政策具有農民持續增收的放大效應。糧食直補、農資增支補貼的主要作用在於增加了農民的現金收入,與補貼額相當,增收幅度十分有限。而良種推廣補貼除了對農民購種進行補貼外,還可以發揮招標降價、良種增産增收、優質優價以及滿足企業訂單生産需要等多項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的作用,表現出良好的政策放大效應,僅農民增收就可達補貼額的6~7倍。良種推廣補貼不是只停留在“補貼”上,更加注重良種“推廣”和良種良法配套,增加政策的科技含量,從而提高農民素質和種田水平,實現農業增産、優質等多項目標,最終達到農民持續增收。

    從政策實施的操作層面看,實施良種推廣補貼的行政成本相對較低。糧食直補、農資增支補貼均實行與水稻、小麥種植面積挂鉤的方式進行補貼,需要進行面積核實、逐戶發放資金,面對千家萬戶的農民,工作量十分巨大,行政成本(工作經費)很高,雖然目前實行的“一卡通”節省了部分工作量,但面積核實、補貼公示以及為防止虛報面積而進行的核查等工作量仍然較大;目前耕地轉包現象較為普遍,儘管經營權發生了轉移,但由於承包權並沒變化,耕地轉出戶仍能拿到直補款,而實際耕種這些田地的農戶卻享受不到應有的補貼,直補本身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良種推廣補貼針對優勢區域種植優勢品種的農戶,通過政府採購或招投標方式確定供種企業和供種價格,在農業部門的指導下供種企業以扣除補貼後的優惠價格統一供種到戶,供種與補貼同步到位,杜絕了直接發放資金易引起的弄虛作假行為。

 
 
 相關鏈結
· 陜西省基本確定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方案
· 安徽省將安排2500萬元增補水稻示範農戶
· 江蘇省對粳稻主産區實施水稻良種推廣補貼
· 江西省出臺農機購置補貼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