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會 資料圖片)
2000年至2002年凈增就業崗位35萬個,2003年新增崗位46萬個,2004年突破60萬,2005年達65萬,2006年66.3萬個新增就業崗位再創新高——上海市每年的新增崗位數連成了一條向上的曲線。
但是,成績的背後仍有深層次的問題亟待解決:據不完全統計,在新簽訂的勞動合同中,80%簽約期僅1年,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未能做滿1年。為了避免崗位數量“虛漲”,把實事辦到實處,上海市各級政府部門近年來不斷開拓思路、創新工作方式、提高服務能力,多渠道提升就業穩定率。
分類服務:摸清市場供需
4050人員年齡偏大、技能單一且家庭負擔較重,解困型就業援助仍然是他們最需要的服務;而2030人員要尋求事業的發展空間,職業規劃、心理輔導、創業指導等發展型就業服務才是他們的主要需求。針對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上海市各區縣的勞動部門近年來一直在嘗試通過“兩條腿走路”,緩解就業的結構性矛盾。
針對4050人員的需求,各級政府通過政策扶持和財政投入繼續完善托底安置服務。閔行區專門建立了“雙困”人員就業基地,對錄用“雙困”人員的企業按一定標準給予崗位工資和社會保險費補貼;虹口區則通過居家創業中心,扶持建立了一批手工編織、家政服務類的家庭作坊式實體,重點幫助失業女性實現就業。
面對2030人員的追求,各個職能部門和相關機構著力幫助他們轉變就業觀念,提升就業競爭力。閘北區啟動了專門針對青年人的“心智培訓計劃”,通過調整就業心理,幫助有技能的年輕人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目前已有3000余名社區青年在非正規勞動組織及公益性組織中找到了崗位。
建檔回訪:度身定配崗位
家住閘北區的袁家安是一名“雙困”人員,今年1月被推薦到閘北區中醫院做保潔員,但身體瘦弱的他,無法搬動醫院的氧氣瓶,兩天后被辭退回家。
政府購買崗位送上門,但送上門的崗位未必適合。有限的崗位資源要充分發揮作用,必須提高人崗適配率。為此,不少區縣以“精準”為標準,細化就業援助服務。閘北區推行的“職業介紹成功回訪制度”,要求遍佈全區200多個居委會的就業援助員對已經上崗的“雙困”人員做到“每週一個電話,每月一次見面,每季度一次談心”,從中發現問題,並及時加以解決,幫助他們安心就業、穩定就業。目前,該區“雙困”人員的就業穩定率整整提高了30個百分點,達到了50%。
以專業的職場分析幫助失業人員找對崗位,這是穩定就業的有效途徑。為此,上海推出了“就業導航圖”,在上一期普陀區的“導航圖”中,就詳細分析了營業員崗位的職業前景:不但有每個商圈對營業員的具體需求,還介紹了各類營業員的收入來源。剛剛順利成為某家電賣場銷售員的胡女士告訴記者,正是看到導航圖上“家電、通訊産品營業員一般收入在2000元左右,溝通能力強、客戶基礎好的銷售人員月收入甚至可以過萬”的分析,才下決心要做好這份工作。
搭建平臺:激發創業活力
正在醞釀開業的小趙需要物美價廉的辦公用品,撥打51621890創業熱線,很快就在熱線的會員單位中找到了一家二手商品經營者。一方得到相對低價的開業服務,另一方接到一筆不錯的業務,雙贏結果促進了兩家微型勞動組織的發展。
尊重年輕人對就業質量的追求,上海市各級政府部門積極鼓勵他們自主創業進而開發出新的就業崗位,提高就業穩定率,並通過降低行業準入和創業融資門檻,實施開業指導、融資扶持和稅收優惠等,為創業者創造寬鬆的創業環境。虹口區不但建立了集創業扶助、創業培訓、創業實訓、創業指導等功能于一體的開業園區,制定了涵蓋創崗補貼、場地補貼、成果購買等各個環節的14項創業政策,而且還在2003年設立了3000萬元的專項資金,用以提供貸款擔保或貼息,截至目前,已為680多家創業組織提供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