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國土資源廳發佈了《2006年度浙江省地質環境公報》。公報指出,梅汛期持續性降雨和臺汛期強降雨成為去年浙江省突發性地質災害的主要誘發因素,發生在6月梅汛期和8月臺汛期的突發性地質災害數量佔到全年總數的69.8%。
浙江省地處東南沿海,是一個以山地丘陵為主的省份,突發性地質災害點多面廣、規模小、發生頻率高、危害程度大。全省地質災害易發區面積6.6萬平方公里,其中浙西、浙西南和浙南、浙東南丘陵山區是突發性地質災害易發地區,浙東南沿海丘陵山區因常遭颱風暴雨襲擊,是群發性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的多發區。全省共查明突發性地質災害及隱患點6708處,遍及全省除嘉興之外其他各市的絕大部分山區縣(市、區)。
公報顯示,去年全省發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192起,災害規模以小型為主,共造成人員死亡37人,失蹤6人,受傷4人,直接經濟損失4301萬元。其中,泥石流地質災害災情最為嚴重,2006年全省因泥石流地質災害死亡或失蹤35人,佔因地質災害死亡人數的80%以上。
地質專家指出,當前,浙江省正處於8月臺汛期,颱風活動頻繁,突發性地質災害發生的可能性非常大。各地有關部門一定要相互配合,做好地質災害的監測和預警預報工作,加強群策群防,確保人民生命財産安全。 (見習記者 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