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廣東省農業廳農機辦承辦的“全國水稻育插秧機械化示範推廣工作座談會”在廣州召開。農業部農機管理司、農業部農機技術開發推廣總站、廣東省農業廳、全國水稻主産區部分省市的農機局長,以及全國水稻生産機械化專家組的專家等出席會議。
會上,廣東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廣東省水稻機耕水平已達70%以上;機收水平達27%;但機插水平僅為0.2%,處於剛起步階段。今年中央和省財政加大了對購買農機的補貼力度,兩級財政對插秧機的購機補貼率已達60%,一些有條件和有實際需要的地市,由市財政投入,購買插秧機每台再增加10%的補貼。
這一政策受到農戶和農産品生産企業的熱烈歡迎,惠州市海納公司的負責人説:“中央和省、市財政的補貼對需要大面積插秧的公司真是雪中送炭。以往農忙時節請農民工來插秧都是大問題,除去吃、住不説,請來插秧的農民工上廁所都難以解決。現在使用高速插秧機最大工作效率一小時可達5至8畝,一台機每天工作10小時,平均可插50至60畝田,相當於60個勞力一天的插秧面積。”
廣東省農機辦副調研員黃顏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農機部門將繼續對農業技術推廣和購機補貼實行資金傾斜政策,引導農民和各種渠道資金對機插秧進行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見習記者 楊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