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北京南站效果圖
一座銀灰色的橢圓形鋼結構建築矗立於南二環、南三環間的涼水河畔,呼嘯而來的動車組列車不時從正在裝修的建築主體內穿過,這就是京津城際鐵路和京滬高鐵的起點站——新北京南站。
北京南站不僅是全國首座高標準現代化的客運專線大型客站,同時也將成為高鐵、地鐵、市郊鐵路、公交、出租“零距離”換乘的大型交通樞紐。記者12月17日從建設單位中鐵建工集團獲悉,目前新南站主體已經落成,裝修及設備安裝正全面展開,明年5月1日京津城際鐵路空載試運行之際將基本完成,確保8月正式投入運營。
◆環狀高架直通候車大廳
北京南站佔地面積49.9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1萬平方米。這座龐大建築地上兩層,地下三層,從上到下依次為:鋼結構屋面層;地上二層為高架候車層;地面層為火車進站出站層;地下一層為換乘大廳;地下二層為地鐵4號線;地下三層為地鐵14號線。
“讓旅客進站出站及換乘其他交通工具的路徑最短,這是新南站的基本設計理念。”新南站總設計師王睦強調。新南站站房被設計成了橢圓形,整體交通佈局與機場航站樓相似,高架外環車道使汽車能從周邊道路順暢駛入車站,再從連接通道轉入內環車道就能直達候車大廳門口。
據介紹,內外環高架橋總長為2.8公里,均為單向行駛,這將避免大型火車站客流高峰期車流擁塞的弊端。從整體效果圖上看,南站懸垂屋檐層層跌落,看起來如同一個巨大的扇貝,而環狀高架通往不同方向的8個出入口,每個出入口都連著盤旋匝道,如同海洋生物的長長“觸須”。
◆不同列車可分區候車
目前,新南站站房連通周邊道路的匝道尚未建成,記者只能穿過正在施工的站臺層,從樓梯上到9米高的高架候車大廳。這座總面積3.5萬平方米的候車大廳,被橢圓形的內環高架橋包圍,出租車、社會車輛可以在東西兩側的落客平臺停靠,旅客抬腳就進到了候車大廳。
記者看到,候車大廳東西兩側均設4個14米寬的入口,旅客不用擔心排長隊。步入開闊通透的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的顯示屏,列車到發信息一覽無余。大廳四角,各有一個上下兩層的售票辦公樓,買完票的旅客,直接就能進入大廳中央部分的候車區域。
總計5000個座位的候車區域由南向北依次分為三大部分:京津城際候車廳、京滬高速候車廳、普速列車候車廳,他們各自與地面一層不同列車的站臺區對應,旅客從候車廳坐電梯下來,直接就到了列車停靠的站臺,步行距離很短。
◆旅客進站安檢不用排長隊
京津城際和京滬高鐵高峰時發車間隔只有三四分鐘,旅客幾乎可以隨到隨走。據估算,乘出租車到南站的旅客,進站、安檢,再從候車廳檢票下到站臺進入車廂,短短10分鐘就能完成。
坐公交車的旅客進站候車也不費太多週折,公交場站集中于站外南北廣場,旅客從南北兩大出入口進到一層站房後,乘垂直升降電梯和滾梯就能直達高架候車大廳。而地鐵4號線、14號線開通後,地鐵付費區就位於地下一層換乘大廳中央,乘客出了地鐵在換乘大廳東側的普速進站廳、高速進站廳和城際進站廳就能直接檢票進站。客流預測顯示,今後北京南站將有50%客流來源於地鐵,從地鐵直接換乘鐵路列車。
與北京站、西站進站口少,旅客經常排長隊安檢的模式不同,新南站進站安檢通道比較多,如坐小汽車來的旅客主要在高架層東西入口集中安檢,公交乘客主要在一層南北入口安檢,而地鐵乘客則在地下換乘大廳安檢進站,這種分散佈局減輕了入口的客流壓力,也加快了旅客進站上車的速度。
據了解,南站地下換乘大廳設有909個停車泊位,南北廣場將開通近二十條公交車輛,設置40個出租車輛落客區,真正實現了公交、地鐵、社會車輛與車站的無縫連接。
另外,新南站售票窗口也相對分散,方便旅客就近購票,免去從購票大廳輾轉候車大廳的麻煩。除高架層設4座售票樓外,地下換乘大廳也將在各個角落分佈43個售票窗口。與此同時,一批自動售票機也會在南站上崗。
◆高峰日可發送旅客50萬人次
新北京南站是北京市第一座純用於客運服務的大型火車站。除京津城際、京滬高鐵外,京山線也引入了南站站房,將來也會保留一部分普速列車的運營。
在新南站地面層,共設有24條列車軌道,13個站臺。高架候車室最高可同時容納10500名旅客候車,高峰期日發送旅客能力達50萬人次,遠遠超出目前北京站、北京西站日發送旅客30多萬人的能力。考慮到今後的超大客流,新南站儘量壓縮了餐飲、商業零售服務面積,讓旅客進出站活動空間最大化。
另外,根據規劃,北京市郊鐵路S4(黃村線)、S5(房山線)也將引入南站,鐵路普通列車車場也為其預留了遠期引入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