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張旭東、王宇、姚均芳)2007年中國調整利率之頻已為歷史所罕見:央行20日18時宣佈,自12月21日起調整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這已是央行今年第六次調整銀行利率。那麼,此次調整有哪些特點?
針對性強:貫徹從緊的貨幣政策
這次調整銀行利率,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宣佈明年將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後的首次調整。
根據本月初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從2008年起,我國改變實施近10年的穩健的貨幣政策,轉而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
央行有關負責人20日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此次利率調整有利於貫徹從緊的貨幣政策;有利於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物價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的通貨膨脹。
"兩防"(防過熱、防通脹)已成2008年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社會上對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動向普遍關注。
事實上,按照從緊的貨幣政策要求,央行已在12月8日宣佈年內第10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抑制貨幣信貸過快增長。
經濟學家王小廣説,目前投資反彈壓力依然很大,經濟仍然存在從偏快轉向過熱的危險,物價上漲壓力依然不小。"在這種背景下加息,也在大家預期之中。"
穩定通脹:增加百姓存款收益
與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能直接凍結銀行資金有所不同,加息不僅能提高融資成本,還能提高社會公眾利息收入,穩定百姓的通脹預期。
今年以來物價持續上漲,通脹壓力凸顯,成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國家統計局日前發佈的最新統計顯示,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6.9%,創近十年來的新高。1月至11月份累計,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4.6%。
物價上漲對普通百姓生活帶來一定影響。而央行今年連續6次提高存款利率,能直接增加百姓儲蓄收益,一年期存款利率累計上調了1.62個百分點,有助於緩解物價上漲壓力。
央行20日公佈的調查結果也顯示,今年第四季度近半數的城鎮居民明顯感受到物價上漲壓力,超過六成以上的居民判斷未來物價仍繼續上漲。
央行有關負責人20日明確表示,此次利率調整能穩定公眾通脹預期,發揮價格杠桿作用。
手法多樣:非對稱調整
此次加息屬於"非對稱加息",即存貸款利率調整有所不同: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18個百分點。這是今年5月19日央行實施"非對稱加息"之後,再次運用"非對稱加息"的方法。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説,實施"非對稱加息",能使銀行利差減少,有利於抑制銀行房貸衝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調整利率,一年以內的定期存款利率上調幅度較大,而活期存款利率則小幅下調。央行對此表示,這能引導居民等各類經濟主體更多地存放短期定期存款,在保持存款流動性的同時,可以較快地得到更多收益,提高應對物價上漲的能力。
郭田勇認為,活期利率下調主要是出於目前銀行存款活期化較嚴重的考慮,如果存款過於活期化,這部分資金可以隨時用於投資,不利於調控流動性。通過上調定期利率、下調活期利率,可以起到鼓勵定期存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