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8日電(記者周英峰、王飛)農業部部長孫政才説,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採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扭轉了農民收入一度低迷徘徊的局面,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
受國務院委託,孫政才28日向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報告近幾年促進農民穩定增收情況。
孫政才説,從收入構成看,農民收入增長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家庭經營仍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2004─2007年,農民人均家庭經營純收入由1746元增加到2194元。雖然家庭經營收入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由60%下降到53%,但仍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二是工資性收入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2004─2007年,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由999元增加到1596元,年均增長16.9%,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由34%上升到38.6%,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由25.5%上升到40%,是拉動農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三是轉移性收入成為農民收入新的增長點。近幾年,國家先後出臺了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和農資綜合直補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帶動了農民轉移性收入的增加。2004─2007年,農民人均轉移性收入由116元增加到222元,年均增長24.4%,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由3.9%上升到5.3%。
四是財産性收入為農民增收開闢了新的空間。受農村土地徵佔用補償水平提高、農民土地流轉和房屋出租增多、參加入股投資分紅人數增加等因素影響,農民獲得的財産性收入不斷增長。2004─2007年,農民人均財産性收入由77元增加到128元,年均增長18.7%,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由2.6%上升到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