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一些財險公司了解到,上海已擬定從11月1日起,在上海市推出機動車輛保險“見費出單”管理制度。目前各公司已做好實務流程、財務流程、系統流程、渠道流程等銜接準備工作。
車輛平臺全程監控
所謂“見費出單”是客戶購買車險時,在保險公司櫃面或各代理機構出單點進行繳費,待由保險公司財務系統發出確認信息之後,完成最後出單。此前,該項制度已在全國多個省市率先實行,並成為財險公司清理應收保費的有效工具。
與其他省市不同,上海早在2004年就建立了上海市機動車輛聯合信息平臺,根據掌管的車輛出險、違章信息,來確定第二年的車險保費。見費出單將在該平臺監控下完成。因此,上海實行的見費出單系統要與車輛信息平臺相結合,就需要解決前期大量的技術問題。
中華聯合上海分公司相關人士表示,“見費出單”制度具有投保渠道更直接、繳費方式更透明、保險消費更安心、理賠服務更週全的特點。更重要的一點是,消費者的權益看得見,保險公司的責任進一步強化,“見費出單”能使被保險人的權益和後續服務得到切實保障。
天安保險已把執行車險見費出單作為規範經營的重要舉措,要求所有車險業務簽發保單和收取保費必須同時完成,確保新業務零應收。
治理手續費鋪平道路
上海遲遲沒有推行見費出單的一個原因是車險高手續費問題沒有解決。據了解,在車險高手續費銷售階段,有些財險公司通過報銷虛假差旅費、會議費、業務招待費等方式違規套取資金,用以支付車險手續費。而車險代理機構利用手續費,購買各項超值服務招攬客戶,形成了以犧牲保險公司和被保險人利益為代價的惡性循環。
高手續費成為車險盈利致命傷,保險公司被逼到虧損邊緣。8月上旬,上海簽訂新版車險自律公約,車險手續費回歸“15%+4%”的標準水平,大幅降低銷售成本。完成手續費標準化,再適時推進見費出單制度,猶如順水行舟。
見費出單最大的阻力來自車險仲介機構。上海統一車險手續費後,相當一批代理機構沒有利潤空間,相繼停止了開展新業務和提供服務。仲介掌握車險話語權的局面發生較大改觀,那些生存下來的車險代理機構大多綜合實力較強,有利於見費出單制度的順利推進。
某車險代理機構負責人表示,為了能順應見費出單的要求,已經事先準備了千萬元預備保險費,向保險公司購買保單額度。然而,手續費收入大幅減少之後,的確給車險仲介造成不少經營壓力。
業內人士表示,見費出單解決的是財險公司的現金流問題,而規範手續費解決了銷售成本問題。目前,全國財産保險公司相繼陷入虧損,解決盈利應當是關鍵。
車險尋找新競爭模式
滬上財險公司已經超過40家,越來越多的主體意味著車險市場的競爭不會停止。然而,隨著手續費被統一和見費出單的推行,原先以價格為主導的車險競爭體系已經瀕臨崩潰,監管部門為産品、渠道、手續費劃了跑道,車險競爭開始轉向服務。
中華保險上海分公司相關人士表示,“見費出單”模式進入上海産險市場,將成為引領保險公司服務全面升級、提高公司綜合競爭力的契機。
據了解,價格競爭對財險公司來説立竿見影,尤為新、小公司所青睞。相比之下,服務競爭投入大、見效慢,不易於保險公司完成年度業績考核。然而,從長遠利益來看,獲得市場認可的是那些服務好、為消費者所信任的保險公司。
監管部門連續重拳出擊車險市場,旨在推動財險公司實現盈利。某財險公司負責人表示,基層業務的競爭方式,是總公司經營思路的直接反應。如果總公司以業務規模作為考核體系的重心,那麼基層機構獲就會偏向低層次的價格競爭;反之,如果總公司從經營效益出發,那麼基層競爭模式就會向服務體系靠攏。
上海是多家中資財險公司總部所在地,太保、大地、天安、大眾、天平、安邦、永誠等都在此立足,為車險走向服務競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蘇微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