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經濟持續增長,各地經濟貿易活動的頻繁進行,交通運輸的需求量變得越來越大,貨物運輸逐漸形成了一個大型的産業,而在貨物運輸繁榮發展的背景下,物流企業密集、交易頻繁、人員高頻率流動的行業特點卻讓一些不法之徒又有了可乘之機。近日,鄂旗公安局經偵大隊成功破獲一起“空車配貨”合同詐騙案,現將利用“空車配貨”實施犯罪的特點和成因進行研析,預警提示廣大群眾。
一、 案件回顧
2010年8月9日,鄂旗公安局經偵大隊接到棋盤井鎮山西宏昌物流中心負責人報案稱:2010年8月6日,有位自稱郭某的貨運司機夥同另一位司機與其簽訂了貨物運輸合同,拉走了75.56噸精煤後,人車杳無音訊。經偵查證實:犯罪嫌疑人毛某、張某、馮某、劉某利用虛假身份、虛假車牌號與棋盤井鎮山西宏昌物流中心簽訂了貨物運輸合同後,詐騙了75.56噸精煤(每噸900元),致使受害人遭受68004元的損失。
二、案件特點
一是犯罪嫌疑人在簽訂合同時使用虛假身份、虛假車牌號、虛假駕駛證等以空車配貨的形式騙取貨物,運到異地藏匿或銷贓;二是團夥作案,分工明確;三是作案手段有較大的隱蔽性,犯罪嫌疑人打著合法運輸勞務的幌子,誘騙客戶上當,其犯罪動機也不易被發現。
三、此類犯罪活動形成的原因
一是部分經濟管理部門、行政執法單位對經濟主體的準入、登記、備案、年審以及對其經濟活動的管理不規範、不及時、不系統;二是物流業主只重利益,不顧安全,不管是哪的人、哪的車,只象徵性地查驗一下證照,履行一下手續,便雇用其進行長途運輸,防範意識淡薄和防範能力低,給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三是物流業市場管理機制不健全;四是市場經濟的誠信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管理措施跟不上,監督制約力度不夠。
四、預防對策
一是加強和完善監督管理機制,杜絕案件的發生。加強管理,由主要職能部門負責牽頭,成立專門管理機構,制定管理制度,達到優勢互補共同管理,從人員、車輛、場地、企業資質等源頭抓起,逐一審查登記,從管理上預防和發現犯罪;二是要充分利用網絡這一優勢,達到信息暢通共享。作為公安機關負有服務和管理職能,應根據警種自身特點,對涉及到的有關人員、車輛、場所等進行信息採集,並要求所有的信息站對自己聯絡的車輛、人員要認真核實登記,特別是對第一次雇用的人員和車輛,要對人員和車輛一起拍照,在公安機關備案,以起到震懾作用;三是加強宣傳,提高貨主和物流業主的防範意識和能力。針對物流業詐騙案件的特點、手段,充分利用媒體進行宣傳教育,達到良好的防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