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12月1日專電(記者程正軍)當前,銀行理財産品在投資者的理財組合中所佔份額越來越大。中信銀行重慶分行理財專家在近日開展的“重慶銀行業公眾教育服務日”活動上提醒,投資者在選擇銀行理財産品時需要審慎評估發行人的信譽,根據投資目標以及對市場的判斷選擇適合的産品,投資者需要記住,銀行理財産品有四個“不等於”。
中信銀行重慶分行理財專家説,不管花樣如何翻新,銀行理財産品都有四個“不等於”的特點:一是銀行理財産品不等於儲蓄存款,收益具有不確定性。二是預期收益不等於實際收益。銀行理財産品在宣傳時推算出來的過往收益、模擬收益一般是通過歷史數據或模擬預測得出的,而産品最終實現的收益很可能與過往收益有較大偏差。三是口頭宣傳不等於合同約定,投資者不能只聽銷售人員的口頭宣傳,需要仔細閱讀産品合同、條款和招募説明書。四是別人説“好”的銀行理財産品不等於適合自己,投資者應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産品。
當前,結構性理財産品在銀行理財産品中所佔的比例比較大,投資者應如何選擇?中信銀行重慶分行理財專家説,銀行結構性理財産品多為固定收益類理財産品,可能在低迷的市場環境中幫助投資者實現正收益。目前銀行結構性理財産品的挂鉤標的主要是匯率、股票、黃金以及大宗商品,多為高風險産品。因此,投資者在選擇銀行結構性理財産品時,一定要對挂鉤標的有所了解,看産品的結構設計是否合理、能否實現盈利,否則會陷入零收益甚至負收益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