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臺8月10日18時繼續發佈乾旱黃色預警:
據8月10日氣象乾旱監測,貴州大部、湖南大部、浙江大部、湖北東南部、江西西部和東部、安徽東南部等地存在中度到重度氣象乾旱。預計,未來3天,上述大部地區仍維持高溫天氣,無有效降水,氣象乾旱將持續或發展。
2013年8月10日全國氣象乾旱監測圖
防禦指南:
1、貴州、湖南、浙江、湖北、江西等地應密切關注天氣演變,若有增雨作業條件,應適時開展增雨作業,以緩解當前旱情;
2、有關部門啟用應急備用水源,調度轄區內的水源,優先保障城鄉居民生活用水;
3、農業和工業生産過程採取節水措施,減少農業和工業用水,限制非生産性高耗水及服務業用水;
4、江南及貴州等地部分地區森林火險氣象等級偏高,應嚴加防範,禁止野外用火,確保林區安全。
【科普知識】
乾旱的標準與類型
乾旱指數是表徵乾旱程度的標準,也是旱情描述的數值表達。
美國氣象學會在總結各種乾旱定義的基礎上將乾旱分為4種類型:氣象乾旱、農業乾旱、水文乾旱和社會經濟乾旱。
(1)氣象乾旱也稱大氣乾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氣象乾旱是指某時段時,由於蒸發量和降水量的收支不平衡,水分支出大於收入而造成的水分短缺現象。常見單要素有降水量指數、降水標準差指數、降水Z指數、標準化降水指數等。常見多要素指數有乾燥度、濕潤度、德馬頓乾旱指數、降水溫度均一化指數、帕默爾乾旱指數等。
(2)農業乾旱是指作物生長過程中因水分不足而阻礙作物正常生長而發生的水量供需不平衡現象。可分為土壤乾旱和作物乾旱。常用指標有降水量、土壤含水量、作物旱情指數和綜合性旱情指數4種。
(3)水文乾旱是指由降水量和地表水或地下水收支不平衡造成的異常水分短缺現象。利用年(月)徑流量、河流日流量、水位等要素作為指標。常用有水文乾濕指數、最大供需比指數、水資源總量短缺指數等作指標。
(4)社會經濟乾旱是指自然系統與人類經濟系統中,水資源供需不平衡而造成的水資源短缺現象。通常擬用損失系數法、水分供需平衡模式等來作指標。
乾旱預警等級和伏旱標準
乾旱預警分四級:
特大乾旱(一級紅色預警):多個區縣發生特大乾旱,多個縣級城市發生極度乾旱。
嚴重乾旱(二級橙色預警):數區縣的多個鄉鎮發生嚴重乾旱,或一個區縣發生特大乾旱等。
中度乾旱(三級黃色預警):多個區縣發生較重乾旱,或個別區縣發生嚴重乾旱等。
輕度乾旱(四級藍色預警):多個區縣發生一般乾旱,或個別區縣發生較重乾旱等。
乾旱是因長期少雨而空氣乾燥、土壤缺水的氣候現象,分為以下幾個等級。
小旱:連續無降雨天數,春季達16~30天、夏季16~25天、秋冬季31~50天。
中旱:連續無降雨天數,春季達31~45天、夏季26~35天、秋冬季51~70天。
大旱:連續無降雨天數,春季達46~60天、夏季36~45天、秋冬季71~90天。
特大旱:連續無降雨天數,春季在61天以上、夏季在46天以上、秋冬季在91天以上。
伏旱標準:
一般性伏旱標準:6月下旬到9月上中旬,連續20~29天總雨量<30毫米,其中有5天以上高溫出現。
重伏旱標準:連續30~39天總雨量<40毫米,其中有7天以上高溫出現。
嚴重伏旱標準:連續超過(等於)40天總雨量<60毫米,其中有10天以上高溫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