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1時30分,“嫦娥三號”探測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據中國氣象局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預測,未來一週內,空間天氣整體平靜,不會對“嫦娥三號”造成影響。
“‘嫦娥三號’將依次經過大氣層、電離層、內外輻射帶、磁層和磁鞘等多個完全不同的空間天氣區域,並最終在月球著陸。衛星的軌道預測、星體安全、星地通信和測控等均需考慮空間天氣的影響。”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高級工程師郭建廣説。
“‘嫦娥三號’從發射到飛行至磁層期間,可能會遭遇到空間輻射、高層大氣、電離層以及空間碎片等空間天氣因素的影響。在穿出磁層後,‘嫦娥三號’將進入行星際空間,影響它的主要空間天氣因素是太陽風,此外還有宇宙線粒子等。”郭建廣説。
太陽爆發産生的高能粒子及電磁輻射會對航天器造成電磁干擾,會影響航天器表面材料的性質。高能等離子體會使航天器帶電,干擾航天器上各種科學探測儀器的工作,還會造成航天器上電介質放電擊穿,但在行星際空間中等離子體對航天器的影響較弱。對在行星際空間中運行的航天器來説,最需要關注的是宇宙線的輻射損傷效應、單粒子事件效應和太陽電磁輻射的影響。當“嫦娥三號”成功在月球表面軟著陸,開始科學探測後,它除了將繼續面臨太陽的“威脅”外,還將承受月球上達300℃的晝夜溫差。
今年,太陽活動處在24周的高年,僅在10月25日至11月8日,太陽就已經釋放了7、8個大耀斑,其中包括4個X級強耀斑事件。郭建廣説:“未來一週內,太陽活動較為平靜,不會對‘嫦娥三號’造成影響。但‘玉兔號’月球車將在月球上開展為期90天的科學探測活動,我們將密切監測空間天氣的動態,及時與航空航天相關部門進行會商。”
另據了解,早在今年11月份,為圓滿保障發射任務,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氣象局就與西昌衛星發射基地展開闔作。雙方加強會商交流,共享氣象數據。經過會商,專家指出“嫦娥三號”擬定發射期天氣情況總體較好。州氣象局要求州氣象臺、雷達站、大氣探測中心等部門積極配合,每天三個時次向衛星發射基地提供航空報。相關氣象保障工作受到衛星發射基地高度肯定。(記者 王敬濤 通訊員 呂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