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搶救、保護與傳承,三湘都市報與湖南省文化廳共同主辦的“湖南十大民族民間文化遺産評選”活動,今日在專家的認真評選下揭曉。在全省30多個參選項目中脫穎而出的“湖南十大民族民間文化遺産”是:汩羅端午節、長沙湘繡、苗族鼓舞、土家族織錦、湖南目連戲、瀏陽菊花石、江永女書、常德絲弦、土家族擺手舞、桑植民歌。
由湖南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文物局、省群藝館等部門專家組成的評審團,以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在區域的影響力,保護和發展前景,當地政府的重視程度等為主要評選標準,最後通過投票選出。專家表示,湖南省民族民間文化遺産十分豐富,各具特色,此次評選更是優中選優。
此次評選活動是繼去年三湘都市報與湖南省文化廳、省文物局主辦“湖南十大文化遺産評選”活動後,又一次成功的大型文化專題報道。三湘都市報與新浪網、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合作,在今年6月上旬至9月上旬,派出報道組,對遍佈湖湘的民俗、民間戲曲、民間舞蹈、民間音樂、民間工藝美術、民間文學等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進行全方位的採訪,以通版圖文報道形式推出“尋找民間靈性之光”系列專題,共計刊發文字報道10萬字,圖片近300幅,引起了讀者持續關注。(記者 趙雨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