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服務信息>> 文娛
 
文津閣本《四庫全書》12月22日影印出版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23日   來源:人民日報

    12月22日見證了一個中國文化史上值得記載的時刻:200多年秘藏深閣、國家級重點文物、國家圖書館鎮館之寶———文津閣本《四庫全書》部分原書“走出深閣”,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對外展示。與其一同展示的是由商務印書館歷時4年影印出版的文津閣本《四庫全書》。

    據悉,這是文津閣本《四庫全書》原書自1915年入藏國家圖書館後,第一次也將極可能是最後一次在國家圖書館以外的地方展出。此前作為國家圖書館的鎮館之寶,文津閣本《四庫全書》一直在恒溫恒濕的善本特藏部珍藏,並不對外流通,此後文津閣本《四庫全書》將會被“請”進新近專建的地下專存書房,永久性地保存起來,不再對外展示和流通。

    1917年即動議影印,但多次失之交臂商務印書館近百年終圓夢

    近代以來,商務印書館一直致力於印行《四庫全書》,視保存和傳播這一曠世文化大典為己任。1917年,商務先賢張元濟先生就開始動議影印《四庫全書》。自此至新中國成立前,商務印書館曾4次擘畫,但由於諸多原因均與國寶失之交臂。張元濟先生因此生發出這樣的感慨:“《四庫》事層層難關,真如唐三藏之取經……”

    20世紀80年代起,國家圖書館組織專家學者,費十餘年之力,對版本進行校勘。根據文物保護的需要,在國圖第二期建設工程中,《四庫全書》將遷入新址永久珍存。2002年夏,在有關社會人士的籌劃倡議下,提請國家圖書館允許印行文津閣《四庫全書》並由商務印書館承擔出版,國家圖書館和商務印書館欣然接受。

    如今,商務印書館影印出版的文津閣本《四庫全書》終於面世,圓了幾代人的夢想。

    多版本、多主題、多樣式、按需印刷數字技術催生典籍再現

    商務印書館此次影印文津閣本《四庫全書》全部採用精密數碼照相製版,這在國內大型出版項目中尚屬首次。在任繼愈、宋木文等著名學者、出版家的領導下,出版工作委員會經過艱難的努力,摸索出了一套全新的數字印刷和按需出版之路。與歷次《四庫全書》的出版工作相比,耗時最短,版本樣式也最多,呈現多版本、多主題、多樣式,並完全實現了按需印刷。

    據記載,清朝時,《四庫全書》按每人每天抄寫1000字、每年抄寫33萬字、5年限抄180萬字的速度,先後選拔了3826人擔任抄寫工作。而商務版《四庫全書》的影印經歷了拍照、編輯製版、印刷3個環節的工序,其中,拍攝工作歷時2年,一共拍了約320萬頁;使用了當下最先進的數碼照相技術,先後用了16架相機,由於使用頻率太高,共有10架相機報損;同時刻製數據光盤數萬張。

    據悉,目前商務版《四庫全書》已訂出去100余套。商務印書館將在時機成熟的時候,根據用戶的不同需要,開發出不同系列、不同規模的文津閣本《四庫全書》的副産品,以便更廣泛地傳播中華優秀文化。(記者 施芳)

    鏈結

    《四庫全書》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套圖書集成,編纂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全套書分經、史、子、集4部,按學科分44類編排。共收錄圖書3500多種、79000多卷、36000多冊,薈萃清乾隆中期以前的歷代主要典籍,涵蓋了古代中國幾乎所有的學術領域。

    全書共抄成7部,分藏于北京紫禁城皇宮文淵閣、京郊圓明園文源閣、奉天故宮(今瀋陽)文溯閣、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鎮江金山寺文宗閣、揚州大觀堂文匯閣、杭州西湖行宮孤山聖因寺文瀾閣。在其後的200多年中,歷經戰亂,屢遭厄運。文津閣《四庫全書》1915年入藏國家圖書館,與敦煌遺書、《趙城金藏》、《永樂大典》並稱四大鎮館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