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2日專電(記者周瑋)記者22日從文化部獲悉,我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古籍珍品和保護成果展“文明的守望”,將於5月26日至6月25日在國家圖書館展覽廳展出。61件國圖秘藏珍品將首度公開展示,其中有《四庫全書》底本和《四庫全書總目》稿本、明代整幅石刻碑銘拓片、宋元明清時期雕印的《大藏經》等。
由文化部主辦、國家圖書館承辦,全國14家公共、高校和科研圖書館共同參與的中華古籍特藏珍品暨保護成果展,是為階段性總結“中華再造善本工程”成果、配合“中華古籍特藏保護計劃”的開展而籌辦的一次大型公益性展覽。展覽分為“文明之光——燦爛的中華書籍文化”“生生不息——歷代典籍的流散和保護”“功在韆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古籍保護成就”“酉山事業——中華再造善本工程和中華古籍特藏保護計劃”四個單元。展覽揭示出了保護古籍對於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全面展示了古今保護書籍的方法,以及保護古籍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國家圖書館館長詹福瑞介紹,國家圖書館218件珍貴藏品、來自全國各圖書館的古籍珍品將在展覽中亮相。古籍善本、甲骨、金石拓片、輿圖、民族語文文獻等國圖收藏的最著名的國寶級藏品都參加展出,展品全部是二級以上珍品,一級品達到60%。甲骨“四方風”、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手稿、宋拓本《神策軍碑》等都是久負盛名的國寶;“四大專藏”敦煌遺書、《趙城金藏》《永樂大典》《四庫全書》全部參展,宋元善本超過50部。
為反映古籍保護的主題,展覽在敘述敦煌遺書修復工程時首次全面系統展示了從唐末五代到當代的敦煌遺書修復的不同技藝,針對敦煌遺書破損方式的不同,著重展示不同的修復技法和處理原則。同時,還將定時進行修復、傳拓、雕版印刷技藝表演,展示古籍保護儀器設備的使用原理。
本次展覽採取免票參觀的方式。展覽還限量推出捐贈證書紀念票,票款將全部用於善本古籍的修復和保護。同時,展覽期間國家圖書館將拿出100件殘破的敦煌文獻進行修復認捐活動,希望通過觀眾的參與,讓敦煌文獻延年益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