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服務信息>> 文娛
 
“中國文化遺産日·四川成都周”在成都市舉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8日   來源:新華社

    6月6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郝淑萍在製作傳統蜀繡。蜀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具有2000多年曆史,人們通常把蜀繡的藝術風格概括為“嚴謹細膩的針法,淡雅清秀的色彩,優美流暢的線條,中國水墨畫的格調”。   當日,“中國文化遺産日·四川成都周”在成都市金沙遺址舉行,四川省27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以及其他民族民間藝術項目在此集中展演。

    6月6日,來自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的藝人在吹奏羌笛。羌笛的演奏和製作技藝入選了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羌笛是一種由兩根長約15到20厘米、筒孔大小一致的竹管並在一起,用絲線纏繞,管頭插有竹簧的民間豎吹樂器。由於羌族沒有文字,羌笛對於研究羌族歷史、文化有重要意義。

    6月6日,來自四川瀘州市瀘縣的藝人在表演“瀘州雨壇彩龍”,這種舞蹈入選了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瀘州雨壇彩龍”歷史悠久,盛行于明末清初,當時人們用這種方式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新中國成立後,“瀘州雨壇彩龍”多次參加國內外重大慶典,被譽為“東方神龍”。

   

    6月6日,成都漆器廠技師在雕刻漆器。成都漆器作為“民間手工技藝”入選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成都漆器又稱“鹵漆”,有著3000多年曆史,是我國乃至全世界誕生最早的漆器工藝之一,對我國其他漆器工藝流派和日本、東南亞等國的漆器工藝産生了重要影響。

 

    6月6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印經院兩名技師正在演示傳統的藏族雕版印刷技藝。這項技藝已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德格印經院建於1729年,是藏區三大印經院之首,院內經版印製工藝堪稱“刻板印刷的活化石”。

 
 
 相關鏈結
· 首屆陜西省民俗文化周舉行 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産